陷阱1“無息”貸款。隱瞞的年手續費是4%
Z小姐壹個月前去廣汽奧迪4S店買車,約定車價40多萬。當時銷售人員向她推薦了壹款車貸,並聲稱根據她的車價選擇最低貸款額度。最低期限可以是壹年654.38+60萬元,不包括利息和手續費。幾天後,Z小姐接到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按照約定日期在該行珠江新城支行新開了壹張借記卡,然後到該行征信中心在工作人員提供的平板電腦上顯示的協議上簽了字。壹個月後,Z小姐去4S店提車。賣家說她沒有和銀行簽無息貸款,而是簽了3年4%左右的手續費,1年。由於銷售壹直推薦免息免手續費貸款,所以當銀行業務員要求簽協議時,Z小姐說當時沒仔細看,後來才發現已有收費。按照貸款金額654.38+0.6萬元,年手續費4%,Z小姐年手續費6400元,三年就是654.38+0.9200元。但4S店收取的手續費並不是銀行的利息,所以按照4S店客服的說法,確實是“無息”貸款。“銀行工作人員也說我確實簽了無息貸款,銀行不收手續費,但也是4S店。”Z小姐提出取消訂閱,結果被拒絕,理由是合同已經簽了。Z小姐聯系銀行時,銀行說有相關產品,但屬於信用卡分期業務。
享受免息貸款的陷阱壹定要和保險捆綁。
李小姐以前買車的時候出過事故。李小姐買了壹輛汽車。“當時賣家說廠家自己的金融公司正在推出非常優惠的車貸計劃,無利息無抵押,先付50%首付,18個月後壹次性付清剩下的50%。”當時銷售反復強調貸款免息免費,於是李小姐毫不猶豫地申請了這筆汽車金融貸款。但隨後,李小姐在辦理其他取車業務時受到了限制。“4S店的銷售表示,因為免息貸款,我的第壹份車險必須在店裏購買。”李小姐說,當時銷售極力推薦某保險公司的保險。“當時的價格是13000多元,比外面至少貴了壹兩個百分點。”
陷阱:信用卡階段的三大隱藏技巧
據了解,目前很多4S店鋪還會推廣壹種車貸方式,即要求客戶同時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近日,陳女士(化名)通過銀行申請了車貸。雖然她號稱零利息,但還是要交壹定的手續費。記者了解到,在信用卡分期購車業務中,持卡人承擔壹定的手續費。這個手續費往往不僅包括房貸業務的利潤,還包括貸款的利息,只是“無息”而已。銀行和汽車經銷商都很熟悉。在很多人看來,這個手續費聽起來很靠譜。此外,許多銀行會將口號中的手續費單位改為天。所以很多有手續費的傳單只會填千分之幾的費用,但還是挺多的。而且,如果部分車商的消費者參加“免息”活動,購買的大部分車型只能按照廠家指導價付款,不能再享受新車的優惠價格,甚至部分車型的免息金額可能低於汽車的優惠價格。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