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同心縣的歷史?

同心縣的歷史?

同心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東部山區丁家爾溝等地古生物化石豐富。據專家鑒定,數千萬年前,這裏生活著大量的動物和類人猿。紅城水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表明,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活繁衍。古代是羌戎氏族的駐地,隸屬永州。秦統壹六國後,屬北地郡。漢代設三水郡,隸屬安定郡,唐代設安樂府。位於今天的蔚州附近,唐朝三年(公元849年),靈武節度使接管安樂府後,改稱蔚州,即現在的蔚州。宋朝時,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在今濰州設軍監署,後改為靜塞軍。元滅西夏,毛成吉思汗命在這個預繁華的城市建城,故名城。明初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芳被封為清王。他在濰州建了壹座宮殿,史稱景清宮,後來又在濰州立了千戶。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下馬關設立平原縣,隸屬固原直隸州。民國三年(1914),平原縣改為榮臻縣,劃歸寧夏路。民國十七年(1928),寧夏建省後,改榮臻縣為王宇縣。1936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西征,解放了王宇、海原等大部分地區。同年10月20日10,西征紅軍幫助同心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縣級回族自治政權——陜甘寧省玉海縣回族自治政府。1936 165438+10月下旬紅軍撤退後,國民黨重新占領於海,回族自治政府宣告結束。1938年,國民黨王宇縣政府由下馬關遷至同心市(原名半城),並更名為同心縣。同心縣於12,0949年9月第二次解放,同年2月65438年同心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城設在同心市。1958,縣城由原來的半城逐步遷至同心新城。由於多民族長期雜居,相互影響,創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更多詳情在這裏/view /view/767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