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中國尚道:園內充滿復古情調,激發創意人的創作靈感。
65438年2月29日下午,記者走進醫院,機器轟隆隆的聲音,壹片繁忙景象。然而,這聲音不再是織布機的聲音,眼前忙碌的不再是壹群頭戴白帽、身穿白大褂、面容清秀的紡織女工。看,工人們正拿著工具打磨玻璃,粉刷墻壁,搭起T型貓步,為開園做最後的準備。
利用棉紡廠的主體建築,基本保留了花園的復古情調,紅磚墻、白拱門、綠窗戶,融合了傳統工業廠房厚重、大氣等鮮明特點,突出現代簡約、時尚的特色。與現代城市的辦公環境形成強烈反差,相信能激發創作人員的創作靈感。
推開其中壹棟紅磚建築的玻璃門。這是會議展覽中心。紅色的螺旋樓梯貫穿建築的始末,每壹層都有看點。工作人員說,底層是展區,主要用來展示江陰的紡織產品和文化。再往上,就是商業零售店鋪,各類與紡織相關的創意文化團隊都可以來這裏展示銷售。
新國聯公司黨政辦副主任陳豪表示,會展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強化文化旅遊功能,園區文化旅遊配套設施將逐步完善,以吸引人流,為遊客提供文化交流和消費的場所。
會展中心北面,紅煙囪是當年紡織業繁榮的象征,如今已成為園區內標誌性的制高點,見證著江陰紡織文化的百年滄桑和未來的繁榮。
公園被蜿蜒的半空灰色立交橋分成兩部分,形成壹道獨特的風景。站在橋上,妳可以看到風吹來的風景。也是別樣的風景,鱗次櫛比的高樓,年代感十足的老小區...城西的前世今生盡收眼底。
“‘中國尚道’以服裝為特色,打造江陰服裝產業展示平臺、國內服裝設計產業交流平臺、國際服裝設計產業信息平臺。”陳豪表示,建成後的園區分為文化體驗中心、紡織設計中心、多功能廳、會展中心四大主要區域,將弘揚紡織文化,展示江陰魅力。目前將逐步引進壹批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中外文化藝術機構和科技創意企業。
從舊工業廠房到文化創意基地的完美“轉身”
由於種種原因,壹個百年棉紡廠的發展被耽誤了。經過探索,江陰對這個舊廠房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開始建設與服裝等文化融為壹體的“中國尚道”。它已經成為江陰利用工業遺產和再生和再創造城市資源的壹個偉大範例。
“中國尚道”借鑒國外SOHO理念,充分利用原棉紡廠現有資源,挖掘老北門“孤島”,引進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中外文化藝術機構和科技創意產業,建設以“江南紡織”文化為核心特色的“中國紡織文化時尚創意中心”。
同時,結合國際先進理念和江陰特色,打造集文化創意、設計展示、旅遊觀光為壹體的創業創新創意基地。在運營過程中,內外並進,以紡織服裝為紐帶,聚集紡織行業龍頭企業的力量;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人才,依托產學研聯盟,實施特色招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開園當天,上午10:30至11:30,下午2:30至3:30,將在園內舉辦壹場備受期待的中外名師名模秋冬時裝秀,由超模孟非、楊立業領銜主演。展出的60套服裝全部出自包括王玉濤在內的三位國內著名設計師之手。“歡迎市民前來觀看。”陳豪說。
來源:江陰信息港(/)
作者:大師
原文:訪問中國的尚道(/article/show.php?itemid-54115/page-1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