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7點,我準時打開電視,收看了山西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的丹老師的《中小學人格教育》專題講座。於丹老師在人格教育中主要為我們強調了壹點:在我們中小學生必須完成的必修課中,不僅僅是學習。我們還需要知道如何自制壹些壞習慣,如何孝敬父母,尊重老師,如何處理好壹些人際關系,學會做壹些簡單的家務。於丹先生給我們上的課讓我受益匪淺。曾幾何時,我以為只要好好學習,什麽都不是問題。我的父母設法為我的學習留出許多時間。在家裏除了學習什麽都不用做,什麽都不用操心。父母把壹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著我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甚至讓我誤以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只要我好好學習就好。聽了孔子於丹老師的話“進則孝,出則善解人意,有余力則學”,我突然意識到,學不是最重要的。除了學習,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做,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做人。做人其實是壹門學問,包括道德,禮儀等等。而我們小學生不僅要做好道德禮儀學習,還要提高自理能力。壹個人,無論他學習多好,卻不能自理,那麽即使他四肢健全,他也是個廢人。所以從小就要幫爸爸媽媽分擔壹些家務,比如拖地、擦桌子、洗碗等。不要過分要求爸爸媽媽為妳做什麽事。妳要先學會試探性的做,實在不行再找爸爸媽媽幫忙。於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壹個道理:在我們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不是學習。學會如何做人是第壹要務。如果妳連這些都做不到,即使妳學習成績再好,妳還是壹個沒有健全人格的人。大人常說,妳要先成人,才能成為人才。所以,作為壹個小學生,妳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僅僅是學習,對嗎?
周日看了《中小學生人格教育》,從中深受教育。
作為壹名小學生,既要在學習上讓父母放心,又要防止父母在普通瑣事上過度勞累。有句話叫“孝為先德”。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父母的恩情大於天。父母生下了我們。就是父母為我們坐的那張。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壹個學習成績優秀,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這次看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也洗禮了我們的心靈,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看清了自己的不足。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長大後都是幸福的。人無完人,都有缺點,但最重要的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然後改正。
第壹個錯誤會成為我們成長經歷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每壹個錯誤都會讓我們的人格得到良好的教育。在無數次的錯誤之後,我們才能看到我們應該學習和理解的東西。
看完《中小學生人格教育》,我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改進自己的不足,讓自己成為壹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