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宜興市南側,占地550公頃。公園的特點是山巒起伏,植被茂密,水清塘清,水池、小溪、溪流縱橫,文化積澱豐厚。
全園以文峰塔為制高點,塔高108米。登塔時可欣賞宜興西秀美景和銅峰美景。園區內建設的歷史名人、科教名人、文學名人三大博物館,傳承歷史文脈,展現了當今科技精英如宜興兩院院士等文學巨匠的風韻。
擴展數據: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景點:
1,聽秋軒:
聽秋軒位於宜興市南門外貝隆山腳下的仙琴寺。天啟七年(1627),和尚誠心籌款重建。崇禎九年(1636),金軍捐於放生池,夷人曹穎之註之。對聯:(1)虛招雲集;(2)風廊靠水。
2.西施館:
西施館、西亭港、石婷港、梅花屋和復古館。位於宜興市南部的貝隆山區。蘇梅島曾經產於此,其分支奇特而古老。到了明朝,當地市民吳士(四川參政)買地種梅樹,建亭名為“西施亭”。
對聯:(1)梅萼香時近蠟;(下)柳梢含綠認春歸。
3.射虎亭:
射虎亭位於宜興南部貝隆山區的壹座小山上。此地俗稱“虎碼頭”,是晉代西征將軍射殺白額虎的地方。
相傳,在古代,貝隆山是壹個虎狼出沒的地方,尤其是白額虎,屢屢傷害人畜,危害人類。周初決心打虎殺民。壹天,他背著弓箭,來到了這片茂密的森林深處。過了壹會兒,白額虎帶著風聲吼了起來。周初不慌不忙,彎弓搭箭,壹箭射中壹只白額虎的咽喉,為百姓消除了壹個傷害。當地人在碼頭上建了壹座“射虎亭”以示紀念。
對聯:(壹)射虎亭為野風;(2)站角橋的水還在流。
百度百科-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