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個方面與傳統思維不同:1通過多步驟發現思路,多角度溝通。在不斷的重復和叠代中接近正確答案,反復打磨自己的觀點。2.表達簡潔直接,快速抓住重點:盡量在30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計劃,引起對方繼續聽下去的興趣。3.故事思維:相對於平淡的陳述和枯燥的理論,交流對象更喜歡聽故事。用故事思維引導對方的註意力壹步步轉移到妳想讓他們看到和想到的東西上,目標往往更容易達成。極簡思維中提出了“結構化思維”的九個步驟:定義問題:寫下來,充分討論。提出核心建議:提出核心想法和建議,並在此基礎上展開。
選擇結構:建立初步的結構框架並視覺化地創造壹個故事:用故事思維敘述觀點,討論/潤色:與不同的人見面,得到他們的反饋並修改提案,選擇重要事件:重新審視框架,找到有力的事件來證明或證偽假設;通過分析證明或否定壹個觀點,整合信息;選擇適合溝通對象的溝通方式,分享想法;提出最終提案,這是極簡思維中指出的,核心提案壹般由兩部分組成。
比如在書中,對於同壹個方案,壹個產品進入意大利和德國市場,銷售副總裁希望聽到這個方案能創造多少銷售額,財務總監希望聽到它能創造多少增量利潤,營銷總監希望聽到它能占據多少歐洲市場份額,人力資源副總裁關心的是公司能進入壹個數量和多樣性兼備的人才庫。構建框架的過程就是將思想和概念按照壹定的邏輯進行分組和排列,這是結構化思維中最難也是最關鍵的壹步。壹個清晰簡潔的框架,可以讓對方在沒有完全理解事物的情況下,快速獲得想要的信息。《極簡思維》這本書介紹了兩種框架:分層結構和柱狀結構。
根據方案的不同需求和對象的不同,我們會使用不同的方框,其中分層結構更適合缺乏相關背景知識或者與妳的建議相抵觸的人,而柱狀結構最適合對方案已經非常熟悉或者不需要妳提供全部信息的人。學生在教室裏無法集中精力聽學校老師的課,卻可以聽新東方老師講課兩個小時不動。這是因為學校老師照本宣科,而新東方老師有故事思維。壹節課就像聽壹個故事,時間過得很輕松。整個世界運轉越來越快,碎片化的信息越來越多。要形成結構化的思維,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最高質量和效果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