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培訓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經濟、管理、法律、會計基礎知識,具有會計信息處理分析和專業研發能力,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各種財務軟件,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具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實務、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二、栽培規格
本專業註重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性,既要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和工程素養,又要具備社科氣質。以管理學和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在加強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計算機應用的學習。本專業學生在會計方法和技能方面接受獨立操作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分析和解決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知識和能力:
1.掌握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
2.掌握會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國內外及國際會計慣例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和分析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會計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趨勢;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7.能夠熟練使用財務軟件,具有參與財務軟件編寫和開發的能力。
第三,學制
學制:四年
四、專業方向和特色
專業方向:會計信息化、註冊會計師業務、管理會計。
本專業具有廣泛的數學分析基礎和理工科背景,掌握統計學和計量方法,註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熟練使用各種辦公系統和財務軟件的基礎上,加強和提高學生參與財務軟件編制和開發的能力。同時,加強會計和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的課程學時和深度,為學生今後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動詞 (verb的縮寫)主菜
主要課程:管理學、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基礎會計、稅法、經濟法、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
不及物動詞課程體系和最低畢業要求
課程類別的最低畢業要求
小時/時間學分的百分比
課程教學
(含實驗)公共基礎課必修1256 65.5 34.66%
素質教育課程96 6 3.17%
基礎課560 35 18.52%。
專業課必修課336 20.5 10.85%
選修課320 20 10.58%
實踐訓練39周38 20.11%
創新積分4 2.11%
總計2568 18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