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二手房的過程中,既要註意當地賣家的欺詐行為,也要註意如果通過房產中介買房,二手房中介的欺騙行為會對購房者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具體來說,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有哪些?我馬上給妳詳細解答。
壹、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有哪些?
實踐中,二手房中介的欺騙行為主要包括:
1.攔截和冒用房屋信息。
除了攔截房屋租賃信息,壹些中介還惡意騙取他人房屋信息。比如有的冒充大學生、留學生在報紙上發布中介不準談的租房信息。壹旦有人上鉤,在質疑清楚之後,就會把對方的信息當成自己的房源信息資源。
2.延期付款。壹些中介利用賣家對操作流程的無知,故意拖延向賣家付款,時間從壹兩個月到半年甚至壹年不等。雖然最後大部分都是有驚無險,但是那段天天跑中介的日子,讓很多人體會到了什麽叫“傷腦筋”。
很多中介企業的資金鏈非常脆弱。壹旦斷了,賣方可能拿不到房款,也出現過中介企業卷款而逃的情況。
3.編造虛假證明騙取中介費。壹些中介機構制造虛假或不真實的廣告信息欺騙或引誘消費者,包括虛構房源、隱瞞房屋質量問題、以次充好等。壹旦消費者交了定金和中介費,就以各種理由推脫或不理消費者,先收定金再違約。更有甚者,壹些中介機構與業主勾結,誘騙購房者上鉤,然後在購房者看過房子後支付傭金甚至定金後,編造各種理由使交易失敗。
這三種策略是目前房屋中介的慣用策略。此外,賺取不當差價、不合理收費、合同不規範、違規操作也是非法中介慣用的伎倆。
二、二手房中介如何防範風險?
1.審查中介機構資質,首先要審查中介公司的“兩證”(市房地產資源管理局頒發的資質證書、市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是否齊全,核實真偽。
2.盡量選擇大壹點的中介公司。
3.在簽訂合同時,應該對中介公司提供什麽樣的服務有明確的約定,明確中介公司的責任。
4、要親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防止中介公司從中作梗。
近年來,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強了對二手房中介交易市場的監管,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仍有不少中介機構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損害消費者利益,混亂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善。購房者希望避免二手房中介的欺騙和風險。他們壹方面可以自己多了解相關知識,另壹方面可以請律師幫忙處理。畢竟律師能發現普通人發現不了的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