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大學生找工作失敗,掉進培訓陷阱是真的嗎?

大學生找工作失敗,掉進培訓陷阱是真的嗎?

那些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在暑假裏忙著找工作。然而,在招聘市場上,壹些公司以崗前培訓的名義,讓找工作的年輕人參加昂貴的培訓課程,並承諾培訓後可以開始工作。如果妳付不起學費,公司會讓年輕人申請貸款。

小王想找壹份信息技術方面的工作。他通過招聘網站向壹家公司投了簡歷。順利通過了前兩輪考試,但最後面試後,公司告訴他:“因為經驗不足,不能入職。”小王以為工作泡湯了,但公司的補充聲明給了他希望。

公司要求他參加為期六個月的職業技能培訓,之後他就可以被錄用了。想著通過培訓可以賺到高薪,小王同意了,簽了壹些公司提供的協議。這包括用身份證拍照,提交銀行卡信息,簽壹些合同包括培訓費的金額,但是小王當時沒有仔細看。

半年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但小王還是沒有工作。公司以“不合格”為由拒絕他入職。沒等上班,小王就等來了催款短信。原來,小王簽訂的這壹系列協議,其實就是貸款支付培訓費的協議。根據借款協議,小王培訓費26800元,利息15%,應在兩年半內還清。也就是說,小王已經欠了30820元。

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小王來說,這筆錢確實有點多。他想問公司。貸款由招聘公司與某網站合作運營。聯系網站後,小王才知道貸款手續齊全。那些簽的合同,用身份證拍的照片,都是用來辦理貸款手續的。如果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小王勝算不大。小王的經歷並不是個例。他和其他受害者聯合起來,希望得到公正。記者發現,他們被騙的經歷大同小異,都是在找工作的時候掉進了培訓陷阱,從而匆忙拿下了貸款合同。

發現之前全國很多地方都發生過這樣的案件。招聘公司提前承諾培訓結束後入職,從而誘導求職者參加培訓。對於培訓費,招聘公司壹般會說服求職者,可以分期支付,入職後從工資中扣除。壹旦求職者事後提出異議,招聘公司和合作貸款公司就會拿出求職者已經簽好的合同,讓求職者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