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視角,壹切都完全不壹樣了,視角就像相機的鏡頭,不同的鏡頭呈現不同的風景。
如果只有壹個視角看問題,也就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會太有限。要麽陷在情緒裏,卡在當下的感情裏;要麽是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欲望,總會被當前的欲望牽引。
我壹直保持著寫作的習慣,因為寫作可以獲得壹個旁觀者的視角,從中走出來,觀察很多人和事。
心理學研究表明,壹個人的思維方式與其情緒反應密切相關。認知心理學認為,壹個人的情緒不是由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個體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即思維決定情緒。思維方式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方法,會影響處理方式,比如莊子的空船論,西方的費斯汀格的理論。
通過培養多元視角,人會變得豁達、開朗、淡定。
第壹個視角,上帝的視角。很多人的痛苦就在於把自己或者事情看得太重。學會做壹個旁觀者或者鳥瞰者,妳會發現很多都只是正常的小事,只是生活中的過客。他們的出現和消失就像是浮雲或者是壹絲煙霧。
上帝的視角讓我們以壹種無我的心態去看待壹切,看待眾生,看待世界,我們會更加釋然,更加超脫。是壹種有效的視角,會讓我們越來越超脫。
第二個視角,宇宙視角。當妳開闊了眼界,開闊了胸懷,妳的關註點就不壹樣了。妳喜歡花和植物。壹開始,妳想擁有壹切。後來妳覺得妳只要把整個宇宙當成自己的世界就好了,自然會幫我養它們。盡情享受吧。
人只是自然界萬物中很小的壹員,宇宙視角帶來的是更廣闊的胸懷,更廣闊的視野,完全的寧靜感和越來越少的控制欲。
第三個視角,時間視角。讓自己退後壹步,把所有進行中的事情都留下,站在時間線後面,看著它,感受它。當妳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妳應該永遠抱有希望。未來還很長,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沒有展現出來,還有很多可能性等著妳去探索和創造。當妳看長遠的時候,所有的挫折都是暫時的,很多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時間視角可以沖淡焦慮。
第四個視角,未來視角。站在未來某壹點看問題的角度,可以讓我們從此刻的糾結中抽離出來,回頭看更遠的地方,那麽眼前強烈的情緒和糾結就會淡去,被情緒掩蓋的真相就會顯現出來。當妳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妳可以假設自己選擇後會是什麽樣子,看看自己願意期待和承擔什麽,然後妳就知道自己的想法了。
目標導向,我們經常用倒推的方法去想象五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麽樣子,然後倒推到現在,應該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和努力。未來的視角脫離了現實的糾結。
第五個視角,最後壹個視角。如果今天是妳生命的最後壹天,妳想做什麽?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麽選擇,不如問問自己,如果人生只剩壹年,要不要試試?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麽,真正在乎什麽的時候,可以嘗試壹下死亡的視角,可以幫助我們過濾掉導語,看到自己真正的欲望,甚至是自己的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