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北郊,原名趙婷。金代初期,為避皇帝避諱,改名敬亭山。它屬於黃山的支脈,綿延十余裏。
中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
岱宗是對泰山的尊稱。泰山是五嶽之首。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嶽、太嶽。被譽為“天下第壹山”。泰山之名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偉大、平穩、祥和。
敬亭山有詩、茶、佛、酒四大文化特色。四大文化特色對應四大景區:雙塔景區、獨樓景區、宜豐景區、萬靈湖景區。
擴展數據:
泰山的地質構造非常復雜,主要是斷層,其構造特征是斷塊傾斜隆起。有前寒武紀形成的構造,也有中生代和新生代形成的構造。
泰山前寒武紀地質結構以多期褶皺、斷層和韌性剪切帶為特征。它們相互疊加、相互轉化,形成極其復雜的構造特征,對其成因機制的研究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的重要內容之壹。此外,國內外罕見的中元古代輝綠巖玢巖“筒狀結構”,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從區域結構上看,太平洋板塊在近東西方向對歐亞板塊的強烈俯沖,使泰山地區在近南北方向向臺前斷裂強烈傾斜,泰山大幅擡升,使泰山新構造運動十分普遍和強烈,它們對泰山的形成和地貌格局起著主導控制作用。泰山周圍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動構造也與新構造運動密切相關。
地形學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的山脈。該地層是華北地臺典型的基底和蓋層構造區。南部隆起較大,蓋層風化脫落,出露壹個大型基底——泰山復合體,即太古代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約為25億年,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壹。
北部上升幅度較小,蓋層保存了典型的華北地臺上發育的古生代地層。泰山地貌分為四種類型:沖洪積臺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在空間意象上,由低到高,造成峰巒疊嶂、高聳入雲之勢,形成由各種地形群組成的地貌景觀。
出行信息
從宣城火車站往右走50米,在車站等1路公交車,乘坐16路公交車,在敬亭山站下車。過馬路就是敬亭山山門口的牌坊,距離真正的敬亭山有800米。有遊覽車,3元/人。
市內很多公交車的底站,如1、3、4、6路,都是“敬亭山東門”。車費1-2元,從宣城站打車到敬亭山約10元。
自駕路線:合肥-繞城高速-蕪湖/杭州/巢湖方向-宣城/涇縣/宣城開發區出口-寶成路-梅溪路-到達敬亭山。
中山風景區以中山陵為中心,以明陵和靈谷寺為支撐。有200多個名勝古跡和84個景點可供觀光。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
景區分為五個部分: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古靈景區、頭陀嶺公園景區和其他景區。
中山又叫紫金山,因為紫雲出沒於山頂。中山與後湖對峙,奠定了南京先天取勝的基礎。其間有龍有虎,山川森林融為壹體,可謂南京山水人文的精髓。所以諸葛亮有“中山之龍,石中之虎,帝王之家”的贊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泰山
百度百科-敬亭山
百度百科-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