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服飾重錦是明清時期宋錦中最有價值的品種。選用優質成熟彩綢、撚金線、片金線,在三斜紋的地組織上,用特殊的經緯交織出三緯斜紋花。花紋壹般用許多各種顏色的長梭編織而成,有些部位還配有短跑梭。如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清康熙皇帝《蓮花重錦雲寶圖》,地經、特經為月白,長織緯為深綠、淺草綠、湖藍、玉色(白中帶蛋藍)、寶藍、月白(極淡藍)、沈香(黃棕)、黃、雪藍(淺紫色)、棕黃、黃。
厚重的織錦還被用來編織繪畫掛軸和佛像畫,如遼寧省博物館藏元代編織的藝風軸、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清代織錦弟弟四三姐加措像、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甘龍《彩織天宮軸》等。色織極樂世界的畫面軸高448 cm,寬196.5 cm。從畫心到寶花裝飾的框邊、上下裝裱頭、彩帶都是用長跑梭子編織而成,在石青大地上用了紅色、木紅色、粉色、水粉色、深藍色、月光白、葵花黃、鵝黃、米色、橙黃、墨綠、淺綠、玉色、黑色、白色、茄紫、雪灰、白色。畫框中間,佛、弟子、菩薩、力士、極樂天等人交織。下部編織九個荷塘和轉世人物,上部是莊嚴而豐富的建築景觀。人和建築都被畫成平面,用細線勾勒出來。在對比色相連的地方,用3、4層暈開的方法,由淺入深逐層過渡,達到整體協調。
細彩錦緞的編織與重彩錦緞相似,也用特殊的經紗來捆綁緯紗和底組織。地經和特經有3種構型:3∶1、6∶1和2∶1。主花多以分段變色沖刺梭子編織,馬賽克枝條或花朵的邊緣線條和幾何圖案以長跑梭子編織。花紋顏色有時有20多種,根據花紋分布變化顏色,稱為“活色”。
宋錦盒錦又稱小錦,有兩種常見組織:壹種有特殊經、經斜紋、緯斜紋;另壹種是在無特殊經紗的不規則六經緞地上,起絨長緯浮花。織錦圖案多為小幾何圖案或小寫實圖案。緯紗通常采用兩梭長距離運行緯紗和壹梭短距離運行緯紗作為織造緯紗,另壹梭地緯紗。經緯排列松散,背面經常刮壹層漿糊使之硬挺,專門用來裝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