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作為醫生,應該如何詢問病人病情?

作為醫生,應該如何詢問病人病情?

探究不是簡單的問答。只有有效掌握詢問技巧,醫患之間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和治療。這裏有五個簡單的原則。

1,簡潔。

避免使用過多的醫學術語。盡量使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讓患者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2.具體的。

“今天怎麽樣?”

“今天血壓怎麽樣?妳吃藥了嗎?”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詢問,但是第二個問題更具體不是嗎?

3.秩序井然。

為避免重復詢問,中醫可以用《十問歌》提問。否則反復追問會引起患者的反感。

4.確認。

詢問病史、治療、治療效果等信息。這樣有助於理清思路,不遺漏病史。

5.友好。

當醫生友好時,病人願意敞開心扉。醫生要註意表情、聲音、語氣等。做好隨時打破沈默的準備,讓氣氛和諧,患者配合。醫生不能在語言上表現出恐慌,否則患者會感到更加不確定。尊重患者的隱私;關註患者的心理變化;醫生要中立,不要個人化。

具體操作:

1,妳可以先讓患者主動,自由表達,讓患者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闡述。這是醫生需要掌握的主要信息,通過患者提供的信息可以抓住問題的關鍵。比如“妳最近怎麽了?”“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站在醫生的角度提問,讓病人回答“是\不是”。這樣可以縮小範圍,理清問題。比如“妳餓的時候會肚子疼嗎?”。這樣會把偏離話題的病人拉回來。但是,要註意分寸。很多患者都有很強的自我表達欲望,這個時候我們要少用。

3、對於內容不清楚的患者,集中話題去問。比如病人說自己疼痛,要問“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等等。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重復詢問,以免引起患者反感。可以提供壹些選擇性的問題,比如“餓的時候疼不疼?”。

4.妳可以問壹些中性的問題來打破尷尬。比如“我能幫妳嗎?”“妳叫什麽名字?”。對於壹些跨文化背景的詢問,這就需要更多的技巧了。不同的文化、習俗、信仰等。,更註重細節。比如病人有高脂血癥,佛教徒在飲食習慣上就不能問肉的問題。在西方社會,個人隱私受到高度重視,更不可能在公共場合問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