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寺位於長沙市三義路和東升路的交匯處,緊鄰長沙市十公裏外的星沙文化公園。占地30余畝,後山前有京珠高速、國道107,與中南汽車城隔路相望,寺內松柏環繞,故名。
據史料記載,白松寺建於宋神宗北部時期,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松柏寺,松柏蒼松,古樹參天,環境幽雅,景色秀麗;它的寺廟雄偉壯麗,曾是大德和尚修行、傳法的地方。每次和尚登基,追隨者如雲。數百年來,梵音不絕,香火鼎盛,來來往往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季節性的因緣,朝代的更叠,古剎松柏,幾經劫難,逐漸成為廢墟,甚至不復存在。1992由臺灣省居士成立。2002年8月,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寺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省市宗教主管部門、佛教協會等有關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和信眾1000余人到寺祝賀。2003年,隨著星沙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區域旅遊經濟和佛教事業,兩次為白松寺劃撥土地。過去寺廟空間狹小,寺廟建築已初具規模。以前的宗教活動只能容納幾百人,現在舉行近千人的大型佛事會並不擁擠。每天,集市都會接待1000多名信徒和遊客。
今天,我們高興地迎接了盛世,迎來了祖國的繁榮,迎來了佛教的興盛。長沙縣委、政府對寺院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起點。為滿足廣大信教群眾的需求和願望,該寺住持昭觀法師對寺廟進行了重新規劃,進壹步完善了設施和功能。目前已完成法堂、五百羅漢堂、大雄寶殿、鐘鼓樓、山門的重建,其中五百羅漢堂每座羅漢堂高1.35米,為純樟木雕刻,其規模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羅漢堂。
該寺在住持趙觀大師的指導下,以愛國愛教,弘揚人間佛教,學習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為宗旨。每周日在佛禪堂舉行佛教禪修會,每月初壹、十五日,寺內住持僧人組織群眾禪修,內容包括誦經、講解佛教禮儀、群眾郊遊等。)每年定期舉辦梁皇保告白、水陸、萬佛告白、浴佛等活動,寺廟還成立了多關系愛心社,幫助生活困難的家庭。該寺是藥師佛道場,旨在弘揚藥師佛十二願,秉承藥師佛慈悲濟世的精神,傳播佛教“長壽”文化,成為人間凈土。
景點地址:長沙縣東升路44號
乘車路線:在長沙乘坐216、704、星沙105路公交車,在星沙文化公園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