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病害,如稻瘟病、紋枯病、立枯病、稻曲病、雲紋病、白葉枯病;主要害蟲有二化螟、二化螟、稻飛虱、稻蝗、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稻潛蠅和稻雹蟲。
2.森林病蟲害。目前危害較重的“十大”害蟲有:馬尾松毛蟲、美國白蛾、楊樹蛀幹害蟲、松材線蟲、日本松蚧、松塔蚧、濕地松粉蚧、大袋蛾、松葉蜂、林鼠。
3.森林火災是指森林火災失去人類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大,給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壹定危害和損失的行為。森林火災是壹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和救援難度大的自然災害。
政府應對植物災害的措施:
1.針對我國防控技術落後、預警能力差、應用基礎研究薄弱的現狀,重點分析我國生物減災研究面臨的新挑戰。要加強投入,開展重大病蟲害突變規律、中長期預測和綜合防治關鍵技術研究,重視高新技術的應用研究。
2.對森林病蟲害可以進行綜合治理:
(1)害蟲應該以人類經濟上允許的種群密度存活。
(2)以生態平衡為目的的管理。
(3)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4)任何防控手段的使用都可能帶來副作用。
(5)必須從系統學的觀點來分析。
3.對於森林火災,應堅持“打早、打小、打”的基本原則。1988+65438國務院6月6日發布的《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實行“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林區的所有單位都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實行部門和單位領導責任制。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是每個公民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