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俐人
我去過兩次錦溪古鎮,錦溪古鎮位於昆山市西南,鎮是澤國,四面環水。在向北開放的蓮池寺正門附近觀看水鄉題材的畫作時,有幸遇到了當地畫家徐德仁先生。
金溪本土畫家徐德仁,69歲。他可能去省會南京的次數屈指可數,但他的作品已經漂洋過海,掛在加拿大和美國家庭的客廳裏。這對於徐德仁來說不僅意味著經濟收入,也說明有人喜歡、欣賞、肯定他的畫,也正是這壹點堅定了他畫畫的決心。
也許是婀娜多姿的錦西在他的生命中種下了藝術的種子。徐德仁從小喜歡音樂和繪畫。他會拉二胡,會寫自己的歌來歌頌自己美麗的家鄉。徐德仁的繪畫創作比音樂晚得多,直到38歲才開始。當時家裏不是很支持這個舉動,因為畫畫需要學習,需要買紙和筆等材料,花錢的地方很多。然而,家裏的生活並不舒適,但徐德仁堅持了下來。他壹有時間就去這個鎮、周莊、甪直等水鄉寫生,結交了很多畫畫的朋友,也因此學到了很多東西。
徐德仁本來是畫山水畫的。直到十幾年前,文匯報的記者來到金溪。看到他的畫後,建議他創作以家鄉為題材的水鄉畫,向世人展示江南水鄉古鎮。老徐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便潛心創作以水鄉為主題的作品。代表作有《唐靈灣》、《水鄉澤國》、《南塘的春天》等。其8米長卷《金溪八景》和10米長卷《金溪三十六頂橋》描繪了家鄉金溪的四季風光,這兩幅代表作也在網上!
徐德仁在金溪鎮開了壹家“德仁工作室”。他認為他的畫能不能賣出去並不重要,他也沒有以此為生。我有退休工資,重要的是宣傳我的家鄉,用自己的筆展示水鄉迷人的美。
開朗的徐德仁覺得自己還年輕,可以做很多事情。在“德仁畫室”,筆者看到壹幅朋友贈送的書法作品:“蒼龍黃昏還在下雨,老樹春日更花開”。我深深地感覺到它書寫了老徐精神。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第7版65438+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