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咨詢師的真誠告白為求助者提供了壹個很好的範例,因此可以鼓勵求助者以真實的自我與心理咨詢師溝通,公開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可能發現和認識真實的自我,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促使其做出相應的改變,這樣會減少面談過程中的混亂和模糊,使雙方的溝通更加清晰和準確。1.真誠不等於說真話。
表達真誠的回應:有助於求助者的成長
非語言行為是表達真誠最好方式。
2.真誠不是自我發泄
3.真誠要實事求是(妳得裝懂)
4.真誠要適度
不應該有遮遮掩掩,不應該有虛假,但其實問題沒那麽簡單。
真誠還體現在非語言交流中(身體姿勢、眼神、聲音、語調等。都能表達誠意。)
6.表達誠意時要考慮時間因素(誠意的表達方式要根據協商過程而變化)。
7.真誠體現在咨詢師的坦誠上,就是對幫助者負責,幫助幫助者成長。這壹原則適用於整個協商過程。
如何適度表達真誠;
真誠應該是咨詢師的基本素質,是苦心修煉和不斷實踐的結果。
真誠是內心的自然流露,不是技巧可以獲得的;
真誠是基於對人的樂觀看法,對人的基本信任,對求助的人充滿關心和愛;
真誠也是建立在接納自己、自信和謙遜的基礎上的。
在早期的協商關系中,真誠的表達只要求“不虛偽”。在此期間,咨詢師可以保持沈默,或者避免表達自己的主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