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以前也有人問過,我覺得不斷有人提出,說明下壹代的爺爺奶奶也很重視對孫輩的教育。目前,許多老人已經意識到孩子是隔代撫養的。不像舊時代兒子把孩子交給老人,老人只需要給孩子餵飯,穿暖和的衣服,不至於爬高爬低,有危險。因為現在大家都很重視孩子從小的教育,不僅父母希望孩子成功,爺爺奶奶也是。
三代同堂,爺爺奶奶該如何教育孫子?
據觀察,現在it中有很多家庭都是家裏跑,爺爺奶奶直接帶著孩子住,幫著帶娃。也就是說,兩地分居的老人成了帶娃的主力軍。因為老人和年輕人長期生活在壹起,拋開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的矛盾,養孫子也有很多矛盾。
總的來說,隔代育兒矛盾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有老年人和年輕人不同的育兒觀念所產生的矛盾。矛盾的主要來源壹般是壹些老人裝老有經驗,他們不僅要照顧孫子孫女的吃喝,還要指導孩子。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角。只要爸爸媽媽在場,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麽,都會受到父母的教育。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千萬不要命令和打斷。有些老人以為自己帶了幾個有經驗的孩子,在教育孫輩的問題上頤指氣使。明明是做錯了,但還是不喜歡年輕人教育孩子,所以代際教育難免有矛盾。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那些所謂的老人照顧孩子的經歷,現在已經成為老掉牙的歷書了。妳要知道,舊的歷書已經不適合新時代了,教育孩子要與時俱進。
孩子入學前,家庭教育是關鍵。在家庭教育中,現在的年輕人文化素質高,教育觀念新,他們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兩地分居的爺爺奶奶對孫輩的教育只是對父母的輔助和補充。希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認清自己的身份,找準自己的定位,積極配合父母做好配角。
每個孩子都是個體,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據我所知,有的父母因為工作性質不能和孩子住在壹起,有的和孩子很親近,但經常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去上班,晚上直到孩子睡著了才回家。也就是說,父母雖然和孩子住在壹起,但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
要知道孩子的成長不能因為父母忙就停下來,教育孩子沒有回頭路。尤其是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關鍵的時期。兒童智力的開發,各種能力的培養,良好習慣和性格的養成等等。孩子要想健康成長,家庭教育不能馬虎懈怠。
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不能到位,所以不同代的爺爺奶奶要勇敢地肩負起家庭教育的重擔。
如前所述,在特殊情況下,爺爺奶奶可以擔起教育孫輩的重任,但需要註意的是,時代不同了,教育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自己教育孩子的老辦法上,不能只靠自己的所謂經驗,更不能賣老資格,自以為是。我說了算。
現在是信息時代,孩子從小就見多識廣,對孩子的教育也要與時俱進。老人之前可能讀書少,育兒知識有限,現在應該從頭學起。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和新的育兒經驗。除了掌握育兒知識和方法,還要經常和年輕人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只有父母和老人在壹根繩上,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教育孩子不能唱自己的曲子,吹自己的小號。教育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壹定要統壹。遇到難題時,絕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拆臺,要在背後溝通。因為隔代老人很容易寵孫子,所以當年輕人醒悟過來的時候,老人應該虛心接受。老年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固執己見。也許年輕人在生活小事上可以寬容,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畢竟教育孩子的主角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應該掌權。在教育孫子的問題上,只要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都會讓步三分。最好的辦法就是迷茫。妳不這麽認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