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什麽叫只有仁者才能把大事化小,而只有智者才能把小事化大?

什麽叫只有仁者才能把大事化小,而只有智者才能把小事化大?

意思是:只有仁者才能為小國當大國,聰明人才能為大國當小國。

摘自原文:

孟子對他說:“只有仁者才能大事化小,所以湯是葛的事,文王是坤逸的事。”只有聰明人才能把小事鬧大,於是泰王把整件事鬧大了,勾踐為吳做事。有大有小者,亦樂之;把小事看得很重的人,也怕天。快樂的人保護世界,敬畏天空的人保護自己的國家。《詩》曰:‘畏天之力,適時護之。"

白話翻譯:

只有仁者才能為小國為大國服務,所以商湯曾經為郭戈服務,王文為異族洋人服務。只有智者才能以小國之道服大國,所以周泰王曾經服過項,勾踐服過吳。能為小國服務為大國者,乃願聽天命者;能以小國之道服大國之人,是畏天命之人。

願聽天命者能定天下,畏天命者能保國家。《詩經》說:‘敬畏天之威嚴,方得安定。

來源:《孟子·梁·王輝》戰國時期孟子所寫。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姓姬,名孟,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壹,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提倡“仁政”,他首先提出了“民比君貴”的思想。

韓愈《原道》把孟子列為繼承先秦儒家道統的儒家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雅龔升陳數”,尊他為“雅聖”。《孟子》壹書是孟子弟子* *編撰的壹部散文集,主張“以仁為本”。

擴展數據:

梁是《孟子》中第壹篇文章的標題。孟子和《論語》壹樣,沒有標題,後人壹般以第壹章的前兩三個字作為標題。《孟子》由七章組成。東漢末年趙琪註釋《孟子》時,將每壹章分為上下兩章,後人以此為據。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姓姬,名魏,是_(yīng),又名梁,竹書編年為“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的兒子,魏文侯的孫子。他於公元前370年登基,在位52年。

魏惠王在魏國的鼎盛時期登上了魏國的王位。魏惠王從安義遷到大梁(今開封西北)後,魏國也被稱為梁國。但在後來的戰爭中,“東敗齊,西失秦地七百余裏,南辱楚”,他開始走下坡路。他死於公元前319年。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認為王,史稱“徐州王”(當時徐州在山東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