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神不能集中,神誌不清,無法思考。好像在想什麽事情。打不起精神
3 靜虛居士有壹奇畫,名《恍惚》。
(右圖即為奇畫《恍惚》)
恍惚
證名。神思不定,迷亂無主之證。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醫林繩墨》卷三:“恍者,疑而未定之象;惚者,似物所有之謂。”因七情內傷,或外邪內幹,致心氣不足,心血虛虧而成。治宜養心安神,用朱砂安神丸、養心湯、定誌丸等方。
例句:我恍惚覺得滹沱河是壹條其大無比正在飛動的蛇,這沙灘是它蛻下的皮。。。。(滹沱河和我 牛漢)
詞意探源:
(1)指模模糊糊,不可辯認,不易捉摸。《老子》:“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王充《論衡·知實》:“神者,眇茫恍惚,無形之實。”
(2)指神思不定。宋玉《神女賦》:“精神恍惚,若有所喜。”;《三國誌·蜀誌·劉琰傳》:“琰(音:炎)失誌慌惚。”(“慌”通“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