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範圍比較廣泛。但是證券公司壹般是指IPO,有些公司把債券也放到投行部,有些公司放到債券部門做;有些公司把資產證券化放到投行,有些公司則放到資產管理部。有些公司把並購重組放到投行,有些則設立單獨的並購部。總之,投行的範圍其實很廣,也不必視線集中在保薦代表人身上。由於這近年IPO暫停,各家公司投行成本高企,加上投行行政處罰風險逐漸增大,各家投行也都在謀求轉型,比如我剛才提到的債券、資產證券化,還有三板等等。所以如果有條件的同學,還是可以去投行的,雖然沒想以前那
麽金燦燦了,但是還是可以的。投行的主要技術含量在於產品結構設計,不是說準備個IPO的材料,不是如何編壹個故事(那銷售在行),比如可轉債的轉換價格、比例,比如權證的價格,相信在這裏都是懂金融的,點到為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