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的現狀
股票期權實際上是壹種薪酬結構。作為歐美發達國家,股票期權已經試行了很長時間,現在已經逐漸退出薪酬結構,因為在當今復雜的金融體系下,很容易出現相關的遏制問題,所以股票期權可以被管理者操縱。比如在歐美,股票市場基本能在第壹時間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管理者的勞動成果也能及時客觀反映,但後來由於股票的可操作性,逐漸不能客觀反映。在我國,由於股票市場與企業管理的關聯性較弱,加上股票期權在我國啟動時間較短,再加上政府的管制,股票期權的實施更加困難。股票期權制度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但效果仍然不明顯。簡單來說,股票期權是企業所有者為激勵管理者而采取的壹種激勵措施。但是2006-2007年左右中國股市大漲的時候,股票期權就相當於送錢,不管妳怎麽操作,股票都在漲。2007-09年股市暴跌,股票期權等於壹張白紙,管理者很難從股票期權中獲得任何補償。總之,股票期權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壹個人,我不建議中國實行股票期權。由於國家體制的限制和國家控制的延伸,中國股市很難像歐美那樣客觀地反映市場運行。而且所有者激勵管理者的方式很多,可以通過豐富薪酬結構來彌補管理者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