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數據采集和存儲成本高,購買ATM指紋模塊和開發相關軟件的成本高。另外,相比數字密碼,指紋識別的安全性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提升。ATM的密碼鍵盤是64位加密的,所以在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通過不良選擇或者數據攔截破解,基本不可能獲得密碼。另外,指紋識別無法判斷手指是否活著,可能會增加犯罪。相比之下,日立正在推廣的靜脈註射認證更安全。還有壹個問題就是ATM涉及跨行取款,所以銀行之間的指紋數據交換是個大問題。
2.很多銀行都推出並研究了這項業務。目前大部分銀行不增加人臉識別和指紋認證的原因是人臉識別和指紋認證的誤識率低,不夠完善。比如雙胞胎,以前瘦現在胖,化妝後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綜合判斷。相信這個技術難題很快就會被打破,並得到廣泛應用。隨著銀行互聯網業務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銀行卡密碼甚至我的簽名隨時會被不法分子竊取偽造,資金安全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問題。英國《泰晤士報》給人們帶來了好消息。它援引日本電氣巨頭日立公司的壹份最新研究報告稱,只要在自動櫃員機(ATM)上安裝壹個小型指紋掃描儀,人們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被竊取。
3.據日立R&D部村上路負責人Cure博士介紹,當人們將手指放入ATM的指定區域時,指紋掃描儀會隨著傳感器獲得感應,立即從不同方向向手指發送類似的紅外光束,人的指紋在光束的照射下會在機器中形成三維圖像。連接到掃描儀的相機鏡頭捕捉該圖像並將其轉換為數據,該數據可以與數據庫信息進行比較。如果進行了比較,人們可以自動進入下壹個銀行交易程序。
《紐約時報》報道稱,該掃描系統還有壹個顯著的“優勢”:它配備了壹個特殊的過程,可以感知手指的血壓和血流狀態。因此,如果犯罪分子使用根據銀行卡主人的指紋設計的“假”手指,甚至采取極端手段切掉手指,他仍然無法通過識別掃描儀,因為如果機器沒有感應到假手指的血流和輸送,就會發出拒簽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