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DP增長率:根據美、英、德、日等西方發達國家和韓國、新加坡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統計,從1981-2000的GDP增長率與市場利率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GDP增長率高的時候,利率水平往往也高;當GDP增速較低時,市場利率水平往往較低;當GDP增長率相對穩定時,市場利率也保持穩定。在1987之前,我國GDP增速基本與利率無關,但在1988之後,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逐步提高,GDP增速、利率和債券利率之間的相關性和相互作用越來越高,變化方向逐漸趨於壹致。
(3)物價水平:物價水平反映實物商品的價格,利率反映資金的價格。如果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跌幅度較大,說明工業品需求強烈不足,對國民經濟投資和寬松的資金面形成了較強的約束,債券發行利率將呈下降趨勢;如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幅度較大,說明居民消費需求可以啟動,其他價格指數的下跌也會受到壹定程度的抑制。此時投資增加,資金趨緊,債券發行利率呈上升趨勢。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價格指數的走勢對經濟和債券發行利率的影響。
(4)社會平均利潤率:利息作為資本的增值部分,來源於工業利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由於科技的發展,光葉每天都有盈利。從歷史上看,由於科技的發展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社會平均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所以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呈現同樣的趨勢,但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即短期內債券發行利率相對穩定,長期來看會呈現下降趨勢。
(5)海外經濟金融形勢和壹些重大事件的影響: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跨國金融機構的增多及其業務範圍和業務量的擴大,國際投資和經營活動增多,壹國的利率會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此外,還有壹些突發事件通過其經濟效應對債券發行利率產生影響。比如美國9.11恐怖事件,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也會是降低債券發行利率的因素之壹。(1)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上調時,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呈現上行趨勢;存款準備金利率下調,債券發行利率也會有下行趨勢。目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由於準備金利率(1.89%)是銀行存放在央行的無風險收益,實際上成為銀行資金的最低收益,而債券回購利率和債券發行利率則反映了債券市場資金運用的成本和收益。壹旦債券市場收益低於1.89%,投資者將不會進行債券業務操作,而是直接將資金存放在央行獲取準備金。因此,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短期利率基本以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為基準。
(2)央行外匯市場操作:如果央行為了防止人民幣升值而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那麽流通市場上的人民幣會增加,資金面會變得寬松,債券發行利率會下降;如果央行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而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那麽流通市場上的人民幣就會減少,對資金面產生緊縮作用,債券發行利率也會提高。
(3)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在公開市場業務中,中央銀行通過買賣證券來調節利率,控制貨幣供應量。目前公開市場的操作方式有兩種:現券交易和回購交易。央行繼續購買債券,向市場投放貨幣,表明貨幣政策傾向於擴張,債券發行利率將下降;央行繼續拋售債券,回籠市場貨幣,表明貨幣政策趨於收緊,債券發行利率將上升。當央行繼續進行正回購操作時,央行會進行資金整合,社會上流通的資金減少,債券發行利率呈上升趨勢;當央行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時,央行會借出資金,社會上流通的資金會增加,債券發行利率會呈下降趨勢。
(4)再貼現利率: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將已貼現的票據拿到中央銀行,按再貼現利率再次申請貼現的融資業務。央行上調再貼現利率,資金面會趨緊,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呈上升趨勢;央行降低再貼現利率,資金面寬松,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呈下降趨勢。(1)資金集中度:如果資金集中度很高,並且集中在大機構手中,那麽債券交易的需求就會相對較小,而壹旦這些機構進行交易,就會對債券發行利率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債券發行利率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如果資金集中度不高,而是分散在大量機構中,機構越多,債券交易需求越多,市場越不容易受到壹筆交易的影響,需求越容易產生。市場越不容易受到交易的影響,就越穩定。
(2)新發行債券:如果債券發行數量多,債券發行頻率高,市場上的貨幣量迅速減少,債券發行利率趨於上升;如果在壹段時間內,發債數量少,發債頻率不高,那麽市場資金面寬松,發債利率會有下行趨勢。
(3)股票發行:新股發行往往能引起債券回購利率的大幅波動,從而引起短期債券發行利率的波動。因為新股發行占用了壹定的資金,此時部分機構會通過回購來融入資金,資金需求增加,壹定程度上會減少市場資金。因此,債券回購利率可能上升,債券發行利率短期內也可能同向變動。
(4)發行人的信用:信用越高,安全性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小。國債是用國家的信用發行的,信用最高,同品種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可能最低,而企業債是用企業的信用發行的,信用低,需要用更高的發債利率來吸引投資者。
(5)利息稅: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的利息收入征收20%的利息稅,國債免稅。因此,同期限同品種的國債發行利率壹般低於企業債。
(6)季節性因素:每個月初機關、企業發工資,年底、春節前夕現金支出較多,銀行資金趨緊。年底券商、基金、受托理財機構都面臨著年底銷戶、清收的情況,債券發行利率在這些時間會有反彈的機會。年中和年中,債券發行利率在這幾個時段會有機會反彈。但月中、年中往往銀根寬松,發債利率趨於下降。
(7)外匯匯率: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時,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下降,本幣相對充裕,因此國內利率會呈現穩步下降的趨勢;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時,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上升,本幣相對緊張,迫使國內利率呈上升趨勢。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在國內利率的影響下發生變化。
(8)國際市場資金利率:如果國際市場資金利率高於國內利率,就會造成國內資金外流,國內資金供給小於需求,國內利率上升,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同向變動;如果園際市場資金利率低於境內利率,就會造成資金流入,境內資金供大於求,境內利率下降,債券發行利率也會同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