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指股東在公司中所占的權益,多用於指股票。公司的股本應在核定的股本總額範圍內,發行股票取得。但值得註意的是,公司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與股本總額往往不壹致,公司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大於股本總額的,稱為溢價發行;小於股本總額的,稱為折價發行;等於股本總額的,為面值發行。我國不允許公司折價發行股票。在采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公司應將相當於股票面值的部分記入“股本”科目,其余部分在扣除發行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後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每股凈資產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是支撐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基礎。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
每股凈資產=公司的凈資產/公司總股份
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還以上述公司為例。其稅後利潤為2億元,凈資產為15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就是13.33%(即<2億元/15億元>*100%)。
凈資產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它彌補了每股稅後利潤指標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對原有股東送紅股後,每股盈利將會下降。從而在投資者中造成錯覺,以為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實上,公司的獲利能力並沒有發生變化,用凈資產收益率來分析公司獲利能力就比較適宜。
凈資產是指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企業凈資產在數量上等於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以後的余額。用會計等式表示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不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包括:投入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