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證券投資基金的起源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壹種社會化的理財工具,起源於英國。65438年至0868年,英國第壹次工業革命後,工商業迅速發展,殖民地和貿易遍布全球,社會和個人財富迅速增加。由於國內資金積累過多,投資成本上升,許多商人將私人財產和資金轉移到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海外市場,尋求資本增值。然而,由於缺乏國際投資知識和對海外投資環境的正確了解,以及地理限制和語言障礙,投資者無法管理自己。在經歷了投資失敗和欺詐的慘痛教訓後,人們萌發了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委托專人運營管理的想法,並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支持。
因此,1868年,英國成立了外國與殖民地政府信托(The foreign and colonial government trust),並在美國《泰晤士報》上刊登了招股說明書,公開向社會個人發行認購證,是公認的最早的投資基金。該基金主要關註投資於外國殖民地的公司債券。其投資領域遠至南北美洲、中東、東南亞、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投資總額達48萬英鎊。與股票類似,基金不能提現,也不能套現,認購者權益僅限於分紅和股息。由於它在許多方面為現代基金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金融史家將其視為證券投資基金的雛形。
投資信托的另壹個先驅是蘇格蘭人弗萊明。1873年,弗萊明創立了“蘇格蘭美國投資信托”,開始計劃代替中小投資者處理新大陸的鐵路投資。
1879英國《有限責任法》頒布,投資基金脫離了原來的契約形式,發展成為類似公司的組織形式。
初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海外行業和債券,類型上以封閉式基金為主。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
1921到70年代是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階段。1921年4月,美國成立了第壹個證券投資基金組織——“美國國際證券信托基金”,標誌著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英國時代”結束,“美國時代”開始。1924 3月21日,“馬薩諸塞州投資信托基金”成立,這意味著美國式證券投資基金的真正開始。該基金也是全球首只企業開放式投資基金。
與英國模式相比,美國模式有三個基本特點:①證券投資基金的組織制度由原來英國模式的契約式轉變為公司式;(2)證券投資基金的運行體系在英國模式下由封閉向開放轉變;(3)證券投資基金的回報模式由原來英式模式中的固定利率模式轉變為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分配模式。
目前,全球證券投資基金中,美國證券投資基金占主導地位。美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壹,在世界證券投資基金中,美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占總資產的壹半以上;
二是基金運作相對規範,企業基金占據主導地位;
第三,基金種類繁多,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第四,允許主體政府發起的養老金計劃和個人稅收優惠儲蓄計劃將墓地基金作為投資工具,是推動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證券投資基金的普及發展
20世紀4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政府也意識到證券投資基金的重要性及其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相繼制定了壹系列法律法規,不僅加強了對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也為證券投資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極大地促進了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後,證券投資基金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普及。
目前,世界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有以下特點:
1.證券投資基金的數量、品種和規模迅速增加,在整個金融市場乃至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袁媛多智教育
2.證券投資基金的成長與金融市場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3.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已經成為壹種國際現象。
4.開放式基金已經成為證券投資基金的主流產品。
5.基金市場競爭加劇,行業集中度趨勢突出。
從國際經驗來看,證券投資基金之所以幾個世紀以來對投資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並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主要原因如下:
壹、證券投資基金運作中的專業管理、平衡機制、組合投資等特點,有利於分散基金運作中的風險,並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使投資者認可和選擇這壹投資工具。
第二,證券投資基金對證券市場的穩定和發展有壹定的積極作用,對市場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第三,證券投資基金在促進金融產品創新、社會分工和社會穩定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