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即所謂的公開管理原則,實質上是壹種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以美國聯邦證券法為代表。它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壹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註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證券發行註冊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據以判斷證券實質要件的形式資料, 以便作出投資決定, 證券註冊並不能成為投資者免受損失的保護傘。如果公開方式適當, 證券管理機構不得以發行證券價格或其他條件非公平, 或發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盡合理等理由而拒絕註冊。
2.註冊制和我國現行的核準制的區別。
我國現行的股票發行制度為核準制,監管部門不僅對擬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等公開信息提出了很高的披露要求,而且對發行人的資產質量、投資價值、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考察,先後由證監會、發審委針對公司的上市申請進行審核、反饋,最終做出是否核準擬上市公司進行IPO的決定。目前,上市最順利也需要大概壹年時間,對於大多數企業,從改制,到通過證監會發審會審查,再到發行上市,壹般需要花兩三年時間甚至更長。
在大多數註冊制IPO市場,監管機構對於擬上市公司的審查重點在於披露信息的完全性和真實性,不判斷企業盈利能力,也不用提供或披露盈利或者現金流預測,在信息披露的基礎上由投資者自行判斷企業價值和風險,這樣定價能夠更好地反映市場中投資者對新股的供求關系。同時,由於較少涉及資產質量等因素,整體上市速度也較快。在美國市場,IPO上市公司從遞交申請到成功上市壹般需要3-4個月,個別情況需要6個月。在日本,公司從遞交上市申請書到最終公開發行大概需要3—4個月。
也就是如果實行註冊制的話,上市會比現在的上市容易非常多。
3. 註冊制對股市的影響。
1)對殼資源的影響:
A股有壹種獨特的炒垃圾股的文化,理念是財務越垃圾的股越有想象的空間,導致這壹問題的緣由就在於上市需要極其漫長的等待以及繁瑣的審核,進而使得上市資格十分稀缺。不少公司便另辟蹊徑,收購小市值、虧損嚴重的公司,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君不見世紀遊輪19個漲停,累計漲幅已達六倍,正是壹個又壹個的“世紀遊輪”才讓殼資源有了生存空間。註冊制完全實行之後,殼資源就喪失了其稀缺性,大股東的保殼意願會降低,投資者炒垃圾股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殼資源的價值將逐步下行。
2)對整體估值的影響:
註冊制的推出,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股市的供需關系,也將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目前上交所的平均市盈率為17.48倍,深交所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64倍,創業板為107倍。造成這壹問題的原因也在於股市準入門檻高,20多年來只有2800家公司,而社會財富快速增長,導致錢沒有地方去,流入股市後不斷增加的資金與稀缺的供應產生矛盾,導致中小創估值偏高。註冊制推出之後,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股票將大大增加,市場估值有望逐步回歸理性。
4.註冊制下的投資機會:
註冊制目前證監會已經明確說暫緩實行了,後面什麽時候繼續推進,不確定,但註冊制下機會比較大的主要是壹些創投概念股:
1)魯信創投(600783)
公司為兩市唯壹純正創投股,先後投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投資基金、黃河三角洲投資基金等,涉及海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多項領域。
2)大眾公用(600635)
公司持股13.93%的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註冊資本16億元),是中國資本規模最大、投資能力最強的本土創業投資機構,公司持有上海杭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6.13%,該公司註冊資本2.85億元。公司持有上海興燁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0%股份,註冊資本2億元,該公司主要對具有上市潛力的PRE-IPO公司進行股權投資。
3)張江高科(600895)
公司將從園區開發服務商進壹步轉變為科技引領、產業投資者,除了引入戰略合作夥伴及培育新興戰略產業,公司計劃逐步加大金融和科技投資的比重。繼投資3億成立張江漢世紀基金後,還將繼續投資3-4億於該基金,漢世紀基金(持股30%)股權投資達到10家,其中5家已經上市或籌備上市。還將在5年內投資25億於另壹投資基金平臺浩成基金,平均每年5億。
4)杉杉股份(600884)
公司以全資子公司杉杉創投為平臺,實施PRE-IPO項目和中短期收益項目投資,截止2011年末,公司已投資了新銀通、金安國紀、上海天躍、莆田華林、山東藍海等壹大批市場潛力大、行業前景看好的擬上市企業。
4)錢江水利(600283)
公司持有浙江天堂矽谷創業投資集團27.90%的股權。其已形成醫藥化工、機電壹體化、再生資源開發和利用等三大投資領域的優勢。
註意,以上的個股不做推薦,只是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僅供參考,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