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盈余的分配,把賺錢時的利潤作為現金流來分配。所謂盈余分配,本身就是用壹部分利潤作為現金流來打水。很多人買壹些私募投資基金的產品,通常會有20%的超額收益作為額外獎勵。對於想靠炒股吃飯的人來說,這種盈余分配機制其實很重要。壹般來說,如果收益率在30%以上,就要開始做盈余分配,之後是50%,70%,再往上。剩余分配的形式本身就是現金流的分配。
眾所周知,對於商務人士來說,他們所投資的業務的心理狀態會有壹個回報周期,但是大部分進入股市的人都是受不了市場波動的,就好像銷售市場大起大落壹樣,受不了虧錢,特別難受。其實這是項目投資思維不成熟的表現。實體線業務是需要沈澱的,個股業務也是需要積累的,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但是很遺憾的是,大部分炒股的人在邏輯、對策、風險控制等整套系統技術的打磨上並不用心。
壹個散戶的生活成本不是很高,壹年三五萬就行。但是壹個家庭呢?必需品成本也高,壹年5萬,10萬,20萬,50萬都有可能。這也是職業投資人需要的生活成本。很多投資人從來沒有想過這種成本,覺得項目投資後能有多少利潤可以受益。但是,“人是鐵,糧是天,不吃壹頓飯就餓”!很有可能如果成為職業股民,壹年賺個5萬、10萬很容易,至少比上班時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