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願止損。這個問題相關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戶見壹次止損後沒幾天股價又漲了回來,下次就抱有僥幸心理不再止損,這是不行的。就我而言,決不容許出現超過5%的虧損。“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確是至理名言啊。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妳沒有自己的贏利模式,妳的結局也就是買入,止損,再買入再止損。 3不敢追高,許多散戶都有恐高癥,認為股價已經漲上去了,再去追漲被套住了怎麽辦?其實股價的漲跌與價位的高低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關鍵在於“勢”,在上漲趨勢形成後介入安全性是很高的,而且短期內獲利很大,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判斷上升趨勢是否已經形成,這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在大牛市中,放量創出新高的股票是好股票,而在弱市中,這往往是多頭陷阱。對趨勢的判斷能力是衡量炒手水平的重要標準之壹。 4,不敢追龍頭股,壹個股票開始上漲時,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龍頭,等大家知道它是龍頭時,已經有壹定的漲幅了。這時散戶往往不敢再跟進,而是買壹個漲幅很小的跟風股,以為可以穩健獲利,沒想到這跟風股漲時慢漲,跌時卻領跌,結果弄了半天,什麽也沒撈到。其實在強勢時,漲逝越強的股票,跟風越多,上漲越是輕松,見頂後也會有相當時間的橫盤,讓妳有足夠的時間出局。當然,如果漲幅太大,自然不可貿然進場。 5,喜歡預測大盤,除了極少數情況下次日大盤必漲外,短線大盤的走勢其實是不可預測的。這也就說,平日裏我們散戶關註的機構測市等節目並沒有多大意義。對於看大盤做個股的朋友來說,我以為可以把大盤分為可操作段與不可操作段更有意義,至於具體區分方法有很多,比如說30日均線,MACD,或者是壹些更敏感的指標。 6持股數目太多,這主要是因為沒有自己選股的方法,炒股靠別人推薦。今天聽朋友說這個股票好,明天看電視說那個股也好,結果壹下就拿了十多只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腳亂。也有人說,江恩不是說要把資金十等份嗎?哎,那是對大資金說的,妳壹個小散戶區區幾萬元資金也要十等份嗎?我認為,散戶持股三只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7對主力的操盤方法沒有壹個系統的認識,炒股就像盲人摸象,毫無章法,運氣好時也能贏兩把,運氣不好了就壹敗塗地。所以散戶總是唱“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的那個人。 8不願放過每壹個機會,看見大盤漲了壹點就急忙殺入,根本不清楚自己能有幾成勝算,結果壹下又被套住了,其實這是由於水平低下,缺乏自信所致,如果妳能有幾套適用於不同環境市場的贏利模式,那麽不管大盤漲,跌還是盤整,妳都有穩健的獲利辦法,妳就能從容不迫的等待上升趨勢形成後再介入,把風險降到最低。 9不能區分牛市和熊市的操作方法,散戶們總是抱有多頭思維,總是想著第二天要漲,這種思維讓大家在01年後的大熊中吃夠了苦頭。其實在滬深股市,牛短熊長是不變的主旋律,機構喜歡唱多,那是因為只有散戶做多,他們才有飯吃。對於我們散戶來說,看緊妳的錢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像獵豹壹樣,時機不成熟決不動手,壹旦出手,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勝算。在滬深股市,其實有壹些勝率將近100%的必勝法,雖然出現的頻率較低,但妳若能抓住,平均每年也能給妳帶來十個點左右的收益。 以上幾點,不知是否能對妳有所啟示,壹個人要否定原來已形成的固定思維是很痛苦的,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的否定自我,不斷的學習新的理念,才能最終走向成熟。
下面簡單談談我的壹些感想: 1,基本面與技術面,隨著藍籌股的崛起,對基本面的研究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近幾年的最高峰,但對於小散戶來說,白天要上班,晚上有那麽多雜事,妳能有多少時間,又有多少水平去研究基本面?至於去上市公司調研更是瞎掰,妳以為妳是誰呢?妳有能力幫上市公司圈錢嗎?妳能給老總多少好處嗎?其實基本面的變化自會反映在股價的變化中,對技術面的研究我以為還是散戶的根本出路. 2中線和短線,嚴格的區分中線和短線我以為意義不大,如果妳介入之後上漲不久即滯漲回落逼近妳的成本,那妳當然要先出來以免被套,畢竟任何時候資本的安全性是第壹位的.如果妳介入後壹直處於上升趨勢,那妳自然可以中線持股,即便其後出現震蕩,因為遠離妳的成本妳也能安心持股.我以為如果股價不能遠離妳的成本,那根本談不上中線,對於那種介入盤整的股票等其拉升的做法我是不喜歡的.妳又不是主力的親戚,怎能知道他何時啟動,是不是龍頭?主力洗盤時,在妳的成本之上還好,如果在妳的成本之下,而妳又重倉,那妳不但撈不到壹點便宜,很可能還要止損出局.就算妳堅持挺住,運氣也夠好,獲利出局,妳賺的那點錢,可能還不夠買心臟藥的.我們炒股,不但要掙錢,還要從中感受到樂趣,如果整天提心吊膽,寢食難安,最後還要賠錢,還不如幹脆放棄算了. 3,重大盤,輕個股.因為80%的個股都是與大盤保持壹致的,所以看清了大盤的走向也就看清了大部分個股的走向,這是壹種穩健的操作方法,我的師傅就喜歡這樣操作,自96年入市以來從無壹年虧損.03年他出手二十余次,僅失手壹次,平五次,其余的全部獲利而歸,他全年介入的股票並不多,就是盯住幾只大主力重倉的票,熟悉股性,研究透徹,隨大盤波動反復套利,年收益也達到70%.對於時間不多的散戶.這種方法是不錯的. 4輕大盤,重個股,只要大盤不是在大跌(暴跌反而好搶反彈).只要有符合贏利模式條件的個股出現就以壹定倉位大膽出擊,既追漲(上升趨勢形成)也買跌(最後壹根陰線).這種方法不參與個股的吸貨,盤整和出貨,是壹種暴利的方法,但風險並不大,關鍵是妳要能達到這樣的操作水平.在03年,像淩鋼和梅林兩大牛股都有非常安全的買點,錯過是非常可惜的.妳能發現這樣的買點嗎?壹旦妳達到這樣的水準,那麽距離百萬也就不遠了. 寫了這麽多思路,但贏利還是要靠具體的操作方法.最後我把壹套比較獨特,能適用於不同市道的操作方法送給去年仍虧損的朋友,希望能幫助妳們從此遠離虧損,多多贏利.為避免為主力利用,這套方法就不公開公布了,有興趣的朋友可給我來信索取.至於妳能得到的年收益是30%,50%或更多,更少就看妳自己的努力了.祝大家好運. 怎樣判斷股票有主力進駐: 判斷主力介入某股炒作的方法 (1)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間斷性地出現寬幅振蕩。 (2)當股價處於低位區域時,如果多次出現大手筆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上漲。 (3)雖然近階段股價既沖不過箱頂,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時走勢圖上經常出現忽上忽下的寬幅震蕩,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給人壹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4)委托賣出筆數大於成交筆數,大於委托買進筆數,且價格在上漲。 (5)近期每筆成交數已經達到或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的1倍以上。如:目前市場上個股平均每筆成交為600股左右,而該股近期每筆成交股數超過了1200股。 (6)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1手=100股)以上買盤;中盤股中,經常出現300手以上買盤;大盤股中,經常出現500手以上買盤;超大盤股中,經常出現1000手以上買盤。 (7)在3-5個月內,換手率累計超過200%。 (8)近期的“換手率”高於前壹階段換手率80%以上,且這種“換手率”呈增加趨勢。 (9)在原先成交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從某天起,成交量出現“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現象。 (10)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11)股價尾盤跳水,但第二天出現低開高走。 (12)股價在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或類似小十字線的K線。 (13)在5分鐘走勢圖下經常出現壹連串小陽線。 (14)雖遇利空打擊,但股價不跌反漲,或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線。 (15)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下跌它橫盤,大盤橫盤它微升。 (16)在大盤反彈時,該股的反彈力度明顯超過大盤,且它的成交量出現明顯增加。 (17)大盤二、三次探底,壹個底比壹個底低,該股卻壹個底比壹個底高。 (18)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9)當大盤創新高,出現價量背離情況時,該股卻沒有出現價量背離。 (20)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要堅挺。 (21)日K線走勢形成縮量上升走勢。 如果同時出現5個信號,說明該股很可能有主力進駐了.如果同時出現8個信號,說明該股十有***有主力進駐了.如果同時出現11個信號,基本可以斷定該股有主力進駐了. 當發現主力進駐後,跟進要講究時機.最好選擇股價有效突破時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