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影技術也在飛速進步。1930左右,有聲電影應運而生。當時有聲電影的票房比默片高好幾倍,默片開始走下坡路。當時大家都認為默片已經過時了,但查理壹直相信不同類型的娛樂可以同時存在,而他是獨壹無二的啞劇演員,所以查理決定繼續拍攝默片。然後是兩部優秀無比的默片《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
拍《城市之光》的時候,美國正在經歷經濟危機,大家都失業缺錢。為了拍攝《城市之光》,查理賣掉了他所有的股票和債券。查理對《城市之光》中的女主角很挑剔。查理需要壹個能裝瞎又不失美貌的女演員。經過千挑萬選,查理鎖定了身材苗條、五官精致的弗吉尼亞。
此外,查理還親自為影片提供背景音樂,該片歷經壹年拍攝完成。但那時候,無聲電影已經完全過時了。所有的制片人和劇院老板都對《城市之光》評價不高。大家都不再把查理當超級巨星,開始不喜歡他了。不僅如此,就連當時的影院經理、收銀員、引座員、放映室都沒給查理好臉色看。那時,電影制作人都是些勢利小人,但查理沒有放棄。他找到壹家新建的電影院,堅持放映《城市之光》。結果這部默片成了有聲電影時代最好的電影。所有影院老板都開始向查理卑躬屈膝,要求查理給他放映《城市之光》的權利。在當時的攝制組眼裏,查理又成了巨星。
在《摩登時代》後來的拍攝和放映中,查理又經歷了同樣的情況。查理再次讓所有不喜歡他的人大吃壹驚。
後來,查理開始制作有聲電影。原來查理是拍電影的天才。無論在默片時代還是有聲電影時代,他有聲電影裏都有很多經典,比如《大獨裁者》、《舞臺上的春秋》...
出生於1889的查理經歷了電影從無到有,從無聲到有聲。查理的童年和青年時代非常悲慘。正是通過拍攝無聲電影,查理變得名利雙收,他把自己從壹個沒人看不起的窮小子變成了壹個受人尊敬的喜劇巨星。這也是查理對默片有著熱愛和執著的原因。那時,無聲電影已經衰落了。查理是世界上唯壹壹個堅持發展無聲電影藝術的人。所有人都反對他這麽做,但事實證明,不怕被成千上萬的人攔下,從不投降的查理是對的。在我看來,是無聲電影給了查理自己的電影生涯。查理的堅持,是他對默片藝術的熱愛和認可,是他的自信,也是不忘根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