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壹個投資顧問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麽?

壹個投資顧問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麽?

人要學會這種“到此為止”的限制;用在人的急躁、脾氣、自適應欲望、後悔、情緒壓力上。為什麽不對自己說“這件事只值得擔心壹點點——沒必要多擔心……”

妳想知道如何在華爾街賺錢嗎?恐怕至少有1萬人想知道這個。如果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這本書早就賣到1萬美元壹本了。然而,這裏有壹個很好的想法,許多成功人士都應用了它。講述這個故事的人是投資顧問查爾斯·羅伯茨。

剛從德州來紐約的時候,身上只有2萬美元,是朋友委托投資股市的。我曾經以為自己很懂股市,後來卻血本無歸。還不錯!我在壹些生意上賺了壹些錢,但是我全部都虧了。

就算我自己的錢都沒了,我也不會太在意!但是我認為失去我所有朋友的錢是壹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盡管他們都很富有。我們的投資得到這樣壹個不幸的結果後,我真的很害怕再見到他們,但沒想到,他們對這件事不僅很豁達,而且樂觀得無可救藥。

我開始認真研究自己的錯誤,下定決心在再次進入股市之前,先了解壹下整個股市是怎麽回事。於是我找到了最成功的預測家之壹伯頓·凱瑟斯,並和他交了朋友。我相信我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因為他多年來壹直是壹個非常成功的人,我知道能有這樣事業的人不能完全靠機遇和運氣。

他先問了我幾個問題,問我以前是怎麽做的。但是,告訴我炒股最重要的壹個原則。他說:“我在市場上買的每只股票都有壹個最低標準,我不能再付了。”比如我買了每50元的股票,我馬上規定我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45元錢。“也就是說,萬壹股價跌到比買入價低5元,就馬上賣出,這樣就可以把損失限制在5元錢。

“如果妳明智地買了它,”大師繼續說,“妳可能會平均賺65,438+00元,25元甚至50元。所以,把妳的損失限制在5元後,即使妳的判斷有壹半以上是錯的,妳也能賺很多錢。”

我立刻學會了這個方法,並壹直沿用至今。這個方法為我和我的客戶節省了數千萬美元。

過了壹段時間,我發現這個所謂的“到目前為止”的原則也可以用在股市之外。我開始為除了財務之外的擔憂設定壹個“目前為止”的限度。我在所有困擾我、讓我不開心的事情上加了壹個“到目前為止”的限制。結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例如,我經常和壹個非常不守時的朋友壹起吃午飯。他過去常常在我午餐時間的壹半之後來。最後,在我告訴他我現在有問題後,我用了“到此為止”的原則。我告訴他:“等妳的時限是十分鐘。如果妳十分鐘後回來,我們的午餐約會就泡湯了——妳找不到我。”

女士們先生們,我希望我在很多年前就學會了如何利用這個“到此為止”的限制來化解我的急躁,我的脾氣,我對自我適應的渴望,我的遺憾以及所有的精神和情感壓力。為什麽我之前沒有想到抓住每壹個可能破壞我內心平靜的情況?何不對自己說:“這件事只值得吃這麽壹點心——沒必要多操心……”

不過,至少我覺得有壹件事我做得還不錯,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情況——人生的壹次危機——在我幾乎眼看著我的夢想,我對未來的規劃,我多年的工作付之東流的時候。事情是這樣的:

在我剛過30歲的時候,我決定寫壹輩子小說,想成為弗蘭克·裏斯洛、傑克·倫敦或哈代。當時我很自信。我在歐洲住了兩年。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的那段時間,用美元在歐洲生活的人很少。我在那裏呆了兩年,從事我的創作。我把這本書命名為“暴風雪”,這是壹個巨大的成功,因為所有的出版商都像呼嘯的暴風雪壹樣冷漠。當我的經紀人告訴我這部作品壹文不值,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賦和才華時,我的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我茫然的離開了他的辦公室,就算他用棍子打我,也不會讓我更吃驚。我簡直驚呆了。我發現自己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須做出壹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我該怎麽辦?我該往哪個方向走?過了好幾個星期,我才從茫然中醒來。那時候,我從未聽說過“給妳的擔憂加上壹個‘到此為止’的限制”這句話,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正是我當時所做的。我把寫那部小說的兩年努力視為壹次寶貴的經歷,然後從那裏繼續前進。我重操舊業,組織和教授成人教育課程,空閑時寫壹些傳記和非小說類書籍。

我慶幸自己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嗎?每當我想到這壹點,我就為能在街上跳舞而感到自豪。我可以老實說,從那以後,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沒有成為哈代第二。

65,438+0,000年前的壹個夜晚,當壹只小鳥在瓦爾登湖附近的樹林中啁啾時,梭羅用羽毛筆蘸了蘸自己的墨水,在日記中寫道:“壹件東西的價格,我稱之為生命的總價值,需要當場交換或長期交換。”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為生命的壹部分付出太多,我們就是傻瓜。這正是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的悲哀:他們知道如何創作快樂的歌詞和樂譜,卻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尋找快樂。他們寫了很多世人很喜歡的輕歌劇,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他們只是為地毯的價格爭論了幾年。沙利文為他們的劇院買了壹張新地毯,吉爾伯特看到賬單時非常生氣。這件事甚至鬧上了法庭,他們至死都沒有說過壹句話。沙利文寫完新歌劇後,寄給吉爾伯特,吉爾伯特填好歌詞,寄回沙利文。有壹次,他們要壹起上臺謝幕,就站在舞臺兩邊,朝不同的方向鞠躬,這樣就不用互相看了。他們不知道,在彼此不開心的時候,應該設定壹個“到此為止”的最小值;林肯做到了。

壹次,在美國內戰中,林肯的幾個朋友攻擊了他的壹些敵人。林肯說:“妳對個人恩怨的感受比我多。可能我覺得太少了。”但我總覺得不值得。壹個人真的沒有時間花半輩子去爭論。如果那個人不再攻擊我,我再也不會記得他的報復。"

富蘭克林小時候,犯了壹個70年來從未忘記的錯誤。7歲時,他愛上了壹個哨子,於是非常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所有的零錢都放在櫃臺上,不問價格就買下了這個哨子。“然後我回家了,”他在70年後給他的朋友寫道,“在房子周圍吹著口哨,我為我買的口哨感到非常自豪。”但是當他的兄弟姐妹發現他為哨子多付了錢,每個人都取笑他。正如他後來所說,“我痛哭流涕。”

許多年後,富蘭克林成為世界聞名的人物,並成為美國駐法國大使。他還記得,因為他為哨子付出了更多,他得到的痛苦多於哨子帶給他的快感。

富蘭克林從這壹課中學到的道理很簡單:“當我長大後,”他說,“我看到了許多人類的行為,我想我遇到了許多為哨子付出太多的人。簡而言之,我認為人類的痛苦部分是由於他們對事物價值的誤判,即他們為哨子付出更多。”

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為他們的哨子付了過多的錢,我的姨媽埃迪·萊恩也是,我個人也是——在很多情況下。還有不朽的托爾斯泰,世界上最偉大的兩部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根據《大英百科全書》中的記載,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20年是壹頭牛,“可能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物”。在他去世前的20年裏,他的崇拜者不斷來到他家,希望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甚至只是摸摸他的裙子。他說的每壹句話都想被記錄在這本書裏,仿佛它是壹個“神諭”。但在生活中,70歲的托爾斯泰還沒有7歲的富蘭克林聰明。他簡直壹點腦子也沒有。我為什麽要說這個?

托爾斯泰娶了壹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其實他們在壹起很幸福。他們經常跪下來向上帝祈禱,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過神仙眷侶的生活。然而,托爾斯泰娶的姑娘生性非常嫉妒。她經常打扮成壹個鄉下女孩來了解他的行動,甚至潛入森林去見他。他們有許多可怕的爭吵,她甚至嫉妒自己的孩子。她曾經抓起壹把槍,在女兒的照片上打了壹個洞。她會在地板上打滾,拿著壹瓶鴉片放在嘴邊威脅要自殺,導致她的孩子縮在房間的角落裏,恐懼地尖叫。

結果托爾斯泰做了什麽?如果他跳起來打碎所有的家具,我不會責怪他——因為他有理由這麽生氣。但他的所作所為比這糟糕得多。他寫私人日記!在信中,他把壹切都歸咎於妻子。這是他的“哨子”。他下定決心,下壹代會原諒他,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妻子的去世。他的妻子是怎麽對待他的?不用說,她當然把他的日記撕下來燒掉了:她自己寫了壹篇日記,在日記中她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托爾斯泰。她連小說都寫了,這是誰的錯?在那部小說裏,她把丈夫描述成壹個家庭破壞者,而她自己則是壹個殉道者。

壹切結果如何?這兩個人為什麽要把唯壹的家變成托爾斯泰自稱的“瘋人院”?顯然,有幾個原因。其中之壹就是他們渴望吸引眼球。是的,他們最擔心的是別人的看法。我們在乎誰該受到責備嗎?不會,我們只會關註自己的問題,不會浪費壹分鐘去想托爾斯泰的家庭。這兩個無聊的人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們在壹個可怕的地獄裏生活了50年,只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沒有大腦說“不要再爭論了”,因為他們兩個都沒有足夠的價值判斷,可以說:“我們馬上結束這件事吧,我們在浪費生命,現在就說“夠了吧。”

是的,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訣之壹——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而且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定下壹個個人的標準——那就是什麽樣的事情和我們的生命相比是值得的,那麽我們50%的憂慮就能立刻消除。

所以,在擔憂摧毀妳之前,改掉擔憂的習慣。這是第三條規則:

任何時候,如果我們想花錢買的東西與生活相比並不美好,讓我們停下來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我擔心的問題和我自己有什麽關系?

(2)在這件讓我擔心的事情上,我應該在哪裏設定壹個“到目前為止”的最小值——然後徹底忘掉它。

這個哨子我應該付多少錢?我付出的比它的價值多嗎?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人性弱點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