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股票投資 - 比亞迪風波後,新能源板塊怎麽還在漲?

比亞迪風波後,新能源板塊怎麽還在漲?

上周巴菲特或減持比亞迪的傳聞打破市場的平靜。A股在經歷兩周橫盤後,上周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然而新能源板塊仍逆勢上漲,wind新能源指數5天漲4.22%,比亞迪上周五收漲4.7%,周漲幅為0.06%。

比亞迪為何大跌?

近期比亞迪股價大幅波動。根據港交所最新數據,7月9日,花旗銀行持有比亞迪股份1.63億股。而到7月11日,花旗銀行持倉增加2.25億股至3.88億股,占比35.39%。由於股份數與巴菲特的持倉股數壹模壹樣,市場預計花旗銀行持倉增加的2.25億股來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於是,各界開始對“股神”是否高位拋售比亞迪議論紛紛,13日比亞迪A股收跌4.72%,盤中最大跌幅為7.3%;H股收跌11.93%,盤中最大跌幅為13.8%。

也有券商迅速發聲,大有代替比亞迪“辟謠”之勢。東北證券分析師表示,巴菲特目前並沒有減持或減持計劃,真實原因是港交所規則變化,實體股票變成電子股票,而電子股票需要通過花旗等券商通道,這些券商都有壹個CCASS賬戶。根據公司跟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交流,目前還沒有減持或減持計劃,而且如果真要減持自然也要公告。其實,此前巴菲特持有比亞迪的股份名字也有變更,2021年之前,口徑為中美能源控股公司,2021年年報口徑改為WESTERNCAPITAL。

但也有圈內人提及,“規則變動是最離譜的說法。第壹,今天朋友曾致電港交所的投資者結算賬戶客服,說根本不存在規則改變;第二,我家中壹直存放內銀的實體股票,也沒收到過任何通知要變成電子股票。”

7月14日,即在拋售傳聞引發市場騷動的壹日後,比亞迪公布其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上半年凈利潤達到28億元~36億元,其中二季度更是環比翻番。二季度中比亞迪完成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166%~198%,環比增長150%~250%。

逆勢高增長證明了比亞迪的新能源 汽車 產品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追捧,也側面印證比亞迪采取垂直整合供應鏈,零部件高度壹體化下的高抗風險能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 汽車 銷量多次創下 歷史 新高,市場占有率更是遙遙領先,同比實現迅猛增長,推動盈利大幅改善,並壹定程度上對沖了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壓力。

但在業績造好之余,投資經理要去算壹筆賬。

上述百億私募投資經理也表示,業內人都知道,比亞迪賣壹輛車可能就賺5000元左右,去掉自產的電池,當上遊壓力較大時,賣車的利潤率是較低的。“比亞迪向來喜歡用壹個好技術,將其做到相對極致,再用壹個極致的價格去討好消費者,贏得市占率。所以對於壹線企業,當然可以給壹定的估值溢價,但不能太誇張,畢竟無論是電池還是整車的競爭都十分激烈。”

新能源雖好但需警惕高波動

比亞迪也只是新能源的壹部分。整體來看,新能源仍是確定性最強的板塊,也無疑是機構的寵兒,但更多機構開始警惕波動或放大。

該機構提及,波動大的另外壹個原因是投資人信心不足,稍有風吹草動,會出現殺跌現象。

盈利的可見性和中長期滲透率提升的確定性,是機構持續願意配置新能源板塊的關鍵。富達國際亞太股票研究總監繆子美近期表示,電動 汽車 制造商等綠色能源股是盈利能見度最高的股票之壹。

她說:“如果壹些公司因疫情在第二季度業績表現不佳,但第三季度的前景仍然相對完整,那麽投資者往往會忽略不利因素,仍然傾向於增加頭寸。”

根據公開數據,小鵬 汽車 今年6月交付了1.5萬輛 汽車 ,同比增長133%。同月,蔚來 汽車 和理想 汽車 的銷量至少增長60%。比亞迪的銷量幾乎增長了兩倍,達到134036輛;同時,機構對寧德時代利潤放緩的擔憂也有所緩解。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壹款電池,可以提高行駛裏程,縮短充電時間。該股上周上漲3.5%報541元,逼近近5個月來的高點。

挖掘更冷門環節

也不乏機構希望在新能源領域挖掘更冷門的環節。

朱良最看好的則是風能。他稱,“新能源產業鏈有很多細分,有能源的生產、基礎建設、充電樁等,我們看中的是比較冷門的部分。目前我們比較看好的是壹些風能的設備制造,主要是因為過去風能制造本身是壹個周期性行業,隨著政府補貼的介入和退出來詮釋它的周期性。在過去壹年進行了充分的價格戰,之前的補貼已經消失了,這時它的估值水平已經得到壹個合理的水平,同時市場份額也進行了壹部分整合。”

另外,在多數機構看來,由於境外的衰退的擔憂,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調,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對下遊環節的企業也存在利好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