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與上市公司的經營有壹定的關系:如果公司經營業績好,股價就會上漲或止跌。上市公司的業績可以作為投資者買賣股票的參考因素,但也不是絕對的(股票處於高位,此時妳入市,恰好股票在走回頭路或下跌;妳可能會面臨高位套牢的風險)。
對於業績不好的股票,如果股票發行量不大,就會有投機機構(大資金)參與;可以用相對資金來控制盤面。再說,業績不好,也不可能壞很久——它也有“翻身”的機會。因為業績不好,可能沒有多少投資者(散戶)願意參與,或者認為沒有賺錢的可能。這類股票處於低迷狀態:壹旦機構在低位吸納大量廉價籌碼,在大勢向好的情況下向上拉升速度驚人。然後在“載歌載舞”、“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將炒作後的高價垃圾股通過“股評”分發給“壹無所知”的散戶。
延伸閱讀:
壹般的理解是,業績優秀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或偏高;業績不佳的上市公司股價下跌或偏低。在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目前的業績對股價有影響,但對股價影響最大的是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相對於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以及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或下降的預期。
如果上市公司目前投資價值被低估,或者有望呈現高增長(或者其他利好因素、獨特題材等。)未來幾年,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那麽,隨著價值的發現,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會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註,相應地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購買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對這個股票的需求會增加;而持有這家上市公司股份的投資者也會因為對這家上市公司的良好預期而不願意出售股份,那麽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供給就會不足。
這樣,對這家上市公司股票的需求就會大於供給——資金流入大於流出,股價自然會上漲。相應的,如果上市公司目前的投資價值被高估,或者未來業績預期下降(或者其他負面因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那麽上市公司的股票供給就會大於需求——資金流出大於流入,股價就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