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對黃仲鹹的評價

對黃仲鹹的評價

愛國僑胞黃仲鹹

-----------------------------------------------------------

黃仲鹹居住在廈門湖裏區的“必利達大廈”,今年已是84歲高齡,但他除了有些耳背之外,身子還很硬朗,精神矍鑠,談吐爽朗,完全沒有那種老態龍鐘的樣子。

黃仲鹹是個億萬富翁,卻壹點也沒有富人的架子和氣派,室內擺的都是普通的沙發、桌椅,沒有豪華的時尚設備,甚至連壹臺空調也沒有,大熱天好幾個房間只有兩臺電風扇。他的穿著異常簡樸,有壹件衣服還是他的助手從香港地攤上買來的,只有28元。

筆者走訪的第壹天中午,應邀留在他家中吃午餐,他和家人及公司員工壹***12人,圍在壹起吃飯,飯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要是別人,上了這麽大的年紀,又這麽富有,日進萬金,該是錦衣玉食大享受的時候了,但他對這樣儉樸的生活安之若素。當我問他為什麽要這樣過日子,他連聲回答說:“這樣我已經知足了,知足了!”接著他又補充說:“那些講究大享受的,最終沒有壹個不失敗的!”黃仲鹹對自家是這樣的“吝惜”,對社會公益事業卻十分慷慨,至今他捐出的資金已有數億元人民幣。他被鄉親們譽為“第二個陳嘉庚”。

在還沒認識黃仲鹹之前,誰會想到,這個億萬富豪,最初竟是從壹個山溝溝走出來的窮孩子。1920年,黃仲鹹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碼頭鎮仙都村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的管教很嚴,常說,做人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勤儉、樸素、誠信、進取。

15歲那年,黃仲鹹身子骨還沒長好,人還沒壹根扁擔高,便決定到南洋去闖天下,從廈門坐上小輪船,漂洋過海,去了印度尼西亞,找到他先行到達的大哥。這是黃仲鹹壹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在“千島之國”,黃仲鹹靠能吃苦、敢打拼,靠“誠信為本”,靠能抓準商機,勤於打拼,最終成為華僑界壹位大富豪。

熱愛祖國,是華僑中的壹種傳統美德。華僑心中大都有壹種“祖國”情結。有壹首詩曾這樣形容道:北京天安門,是祖國最大的壹個碼頭,遊子不管走到哪裏,走出多遠,他那心的鐵錨,總是拋在這裏。黃仲鹹在各種場合,包括對學生講話都要說:“我告訴妳們,最重要的是要愛國,愛國!”黃仲鹹在國外生活了70年,親眼目睹中國人被欺侮、被歧視的情況,感到非常痛心。他對筆者說:華僑沒有祖國不行;祖國不強大也不行!

黃仲鹹先生的壹片愛國心,不是掛在口頭上,而是切切實實表現在行動上。他認為,沒有國家的強盛,就沒有華僑的地位;而國家要強盛,只有振興教育,全面提高中國人的文化素質。因此,幾十年來,他始終把捐資興學,助困育才視為平生的夙願。

從1959年開始,他已為南安市20多所中小學捐建了40多座教學樓、科學樓、師生宿舍樓,幫助興建安溪壹中、長汀希望小學,使上述這些學校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黃仲鹹除特別傾情於教育事業的建設外,對其他公益事業也加以贊助,他為南安5所醫院捐建了7幢門診大樓、病房大樓,還捐助興建了南安市婦幼保健站、兒童樂園、市僑聯大廈,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在南安捐建起福建省首家皮膚病防治醫院,添置衛生、醫療設備,而且還親自到麻風病院探望、慰問患者,發放慰問金。為了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繁榮福建省文學事業,還於1991年創設了壹年壹屆的“黃仲鹹文學獎”,現已頒獎12屆,有好多優秀作品都獲得了獎勵。去年,黃仲鹹的公益事業還延伸到革命老區,捐獻20萬元給福建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用於資助貧困的“五老”、革命烈士後代品學兼優的學生;今年捐贈給福建省老年促進會的助困資金增加到75萬元。

5月底,黃仲鹹派他的“公子”和廈門必利達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林再發先生,代表他老人家親自到南靖、平和為老區貧困學生發放壹大筆助學金。黃老先生幫助有困難的鄉親的範圍越來越擴大。40多年來奉獻社會的資金已超過數億元。

黃仲鹹在不間斷的捐資活動中,逐漸產生了“金雞母”計劃。他認為把錢存在銀行不能長年保證有大的作為;而投入到基金會,為基金會置辦產業,讓它能夠自主經營發展,這錢就“活”了,基金會就會擁有長流不斷的大批財源,他風趣地說,這像飼養“金雞母”壹樣,能不斷地下蛋。現在他已擁有兩只“金雞母”,生下蛋都用於資助公益事業,扶持大批窮孩子。壹只“金雞母”在南安城關。黃仲鹹變賣了印尼、香港的巨額財產,全部攜回祖國後,1993年,在南安城關,建了壹棟地上12層、地下2層,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的“必利達大廈”,作為“南安市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的永久性產業,該基金會目前是福建省教育基金會的“第壹大戶”,大廈租出後,年收益100多萬元,全部用於南安市的教育事業。同時,他又投入1.5億元人民幣,在廈門興建另壹座規模更大的必利達大廈,作為“廈門黃仲鹹基金”的永久性產業,這是另壹只“金雞母”,壹年約能收入1000多萬元。這些資金將用來廣泛開展獎學、獎教、助學、助困活動。2002年2月的壹天,廈門市公證處傳出壹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說有壹位印尼歸僑立下遺囑,要求公證,不讓子孫繼承億萬家財。立這個遺囑的人就是黃仲鹹先生。遺囑中申明廈門“必利達大廈”永不出售,不抵押、不典讓或轉換,產權永遠歸“廈門黃仲鹹基金會”所有,常年出租所得利潤,全部用於扶持祖國科學教育福利事業,資助、獎勵特困特優學生,其家族合法繼承人在他逝世後,不能有任何權益,亦不得要求繼承或分割該產業。為確保遺囑的執行,他的發妻和諸兒子也都分別經法律公證,正式聲明贊同黃先生的決定,決無異議。黃仲鹹所以提前立下這樣的遺囑,是不讓“金雞母”因人事更叠而飛了,他的公益事業也才能千秋萬代延續下去!這樣的遺囑在世上可說是絕無僅有的,是黃仲鹹老先生人格的最高體現。

壹個人做壹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長期做好事,壹輩子做好事。黃仲鹹大半輩子做好事,卻從不要求回報。連他獨資捐建的40多座樓房,也沒有壹座冠上他的名字。樓名多以家鄉“仙都”為名,或泛稱“印華樓”、“繼誌樓”,僅個別用上他父親的名字,或稱“念慈樓”,以表達他的反哺之情。他不要求回報,但他獲得了成千上萬孩子對他的愛戴和感激。當筆者采訪他時,他隨手拿了三封信給我看,“這是新來的,其中壹個今年念高三,他獲得助學金,可以上大學了。”隨後,他又打開抽屜給筆者看,滿抽屜都是孩子的來信,每壹封信的開頭都寫著“尊敬的黃爺爺”,黃仲鹹不無自豪地說:“哈哈,妳看,我有這麽多孫子呢!”

黃仲鹹老先生就是這樣以艱辛的創業和無私的奉獻,譜寫了壹曲曲輝煌絢麗、感人肺腑的生命樂章,黨和國家對他的愛國義舉、報國丹心多次給予了表彰。福建省人民政府為表彰黃仲鹹的突出貢獻,多次授予他“樂育英才”榮譽證書、金質獎章、匾額,1995年10月1日,省政府還在南安市為黃仲鹹樹碑嘉獎。同年,教育部還授予黃仲鹹“尊師重教、振興中華”金光閃閃的獎牌。1999年10月1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特地邀請黃仲鹹赴京參加中華人民***和國5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現在,黃仲鹹老先生的愛國心還在延續,他的輝煌篇章,將永載史冊,光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