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顯河,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首席專家、荷蘭萊頓大學赫羅齊厄斯國際法研究中心學術主任斯赫雷弗教授的合作人、武漢大學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首席專家、(世界)國際法研究院院士、博士生導師。1984年-1987年在北京大學讀本科,1987年轉至布蘭代斯大學,1989年畢業於美國麻省布蘭代斯大學,獲文學士(美國優秀畢業生聯誼會會員)。後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學位。從事國際公法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自創“***進國際法”概念。1997-2001,牛津大學深造,期間發表的壹篇論文被作為附件提交國際法院。1994年4月獲美國最高法院、美國聯邦第三上訴法院,以及紐約州最高法院辯護資格。
中文名:易顯河
職業:教師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國際法在國內法庭之適用》編輯委員會七名創始成員之壹
代表作品:《中國國際法論刊》
職稱:教授
個人簡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JD)
英文期刊《中國國際法論刊》)(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
2008年度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世界最權威之國際法學術機構--國際法研究院(InstitutdeDroitinternational)MembreAssocié
美國紐約州最高法院、美國最高法院出庭資格辯護律師
“***進國際法”(INTERNATIONALLAWOFCO-PROGRESSIVENESS)原創者
曾任: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三院考恩法官助理
聯合國前南刑事法院李浩培法官助理
國際貨幣基金法律部顧問成員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倫敦大學等西方名校國際公法教師
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國際法研究所所長
美國著名律師事務所Sullivan國際公法博導;絲綢之路國際法研究所所長。2008年8月後到武漢大學任職。
研究方向
國際公法:國際系統的結構性的公法問題和國際法庭的案例;國際法哲學
學術成就:
已做出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成就.文章見諸《美國國際法評論》、《哥倫比亞法律評論》、《歐洲國際法評論》、《德國國際法年刊》、《國際和比較法季刊》(英國)、《馬普(MaxPlanck)聯合國法年刊》等壹級雜誌.國際著名出版社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2004年1月出版了他的文集:《向***進國際法邁步》(TowardsanInternationalLawofCo-progressiveness).部分文章在教學講義中被引用,被壹些世界級大學列為壹些課程的閱讀材料,在某些雜誌上被引用、評論(《法國國際法年刊》及其他)、摘錄和討論。有壹篇論文被德國作為附件31在“科索沃案”中提交國際法庭,被另外兩個國家在相關案子裏引用,也被該法庭法官引用。他提出的“***進國際法”的概念在國際上有壹定的影響,已和經典著作壹起躋身壹所歐洲大學的閱讀材料中。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法在國內法庭之適用》編輯委員會七名創始成員之壹;
國際法協會美國分會國際爭端解決委員會成員及前主席(2001-2004年4月);
曾多次在世界名校和國際會議辦講座.專攻國際公法.在國際系統的結構性的公法問題和國際法庭的案例方面;
兼任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國際法論刊》主編,該刊由他和王鐵崖先生創辦,三年後就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唯壹的由中國學者乃至亞太學者主辦的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法論刊。而且也是SSCI源刊。
2008年易顯河申報的“中國在解決重大國際爭端和全球性問題中的建設性作用研究”成為國家重點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013年4月,易顯河教授參加了美國國際法學會2013年度大會,並應會務組邀請在“DomesticTreatmentofUniversalJurisdiction”的專題組作了“ACallforaMoreRigorousAssessmentofUniversalJurisdiction”的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