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如何提高企業年金賬戶的管理服務

如何提高企業年金賬戶的管理服務

為充分發揮企業年金在養老保險三大支柱中的作用,結合以上分析的年金賬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建議:

1,加快制定行業統壹標準。提高企業年金運營效率,要提高資格管理人之間的數據共享能力;要使企業年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加快企業年金收費的規範化;促進企業年金市場的蓬勃發展,需要統壹服務標準。解決行業標準問題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機構。目前保監會和銀監會都在做這方面的標準化工作。筆者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出臺政策限定收費下限,引導行業自律,避免惡性價格競爭;統籌組織專業管理機構,制定企業年金服務標準,包括服務渠道、服務形式、服務時效等。

2、專業管理機構也要積極創新。首先是銷售模式的創新,要積極推行“三加壹”捆綁銷售,解決接口標準不同帶來的復雜操作流程。所謂“三加壹”,就是受托人同時是客戶經理和投資經理,再加上托管人。這將有助於簡化企業年金的操作流程,節約運營成本,從而為企業提供高效率的服務。其次是產品開發上的創新,在監管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集合企業年金計劃,提供標準化成本的產品。

3.年金賬戶可移植性弱的問題可以通過擴大年金計劃的覆蓋面和完善制度來解決。近年來,企業年金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迄今為止,中國的企業年金市場仍然是少數大企業的盛宴。對於占我國企業總數99%、提供80%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來說,企業年金仍然面臨著基金規模小、單位成本高、投資運營難、繳費金額不穩定等壹系列問題。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員工流動性更大,企業年金的可攜帶性需求更迫切。建議國家可以降低企業年金準入門檻,擴大企業年金參與規模,將盡可能多的企業納入年金計劃。同時,應盡快批準更適合中小企業的集體企業年金計劃,讓中小企業員工在跳槽時能保留在原集體企業年金計劃中的權益,使員工在跳槽過程中不至於遭受企業年金的損失。

4.充分發揮保險部客戶經理的優勢,保險和年金優勢互補,解決年金終身無法領取的問題。企業年金賬戶管理不僅要記單位和職工的“繳費賬戶”,還要記基金的“收入賬戶”和企業的“人事賬戶”。所謂“人員賬戶”,具體包括企業本身的行政關系,不同員工職級對應的個人權益歸屬,以及員工變動在制度上的調整,與契約式團體補充養老保險類似。由於保險部的客戶經理在經營契約型團體補充養老保險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賬戶,培養了壹批非常優秀的行政管理人員和IT開發人員,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企業年金的賬戶管理要求。而且保險公司精算能力強,可以提供終身年金和企業年金的無縫銜接。通過年金轉保險的運營模式,將年金積累的資金投資於保險產品,實現養老金終身領取。即在企業年金受益人退休時,將企業年金賬戶金額轉為終身年金保險進行分期領取,從而有效規避個人長壽風險,使企業年金真正發揮養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