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煤化工前景如何?

煤化工前景如何?

1,煤炭消費摒棄了野蠻生長。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和淘汰落後產能後,中國的煤炭消費量經歷了壹段時間的下降。煤炭廣泛應用於壹些高能耗、高汙染的行業,如鋼鐵、發電等領域。國家對這些行業在產能和產量方面進行了壹系列政策調整和關閉,直接導致2016年中國煤炭消費量減少到38.88億噸。隨著現代煤化工等領域的發展,對煤炭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中國的煤炭消費也開始復蘇。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將上升至4041萬噸。由於技術的不斷發展,煤炭消耗產生的廢氣和廢水也相應發展起來。未來,隨著高效、清潔、綠色煤炭的不斷應用,煤炭消費仍有較大的適度發展空間。

註:國家統計局尚未公布2020年煤炭消費量,預測基於能源消費標準煤和煤炭消費比。

2.煤炭主要用於發電,煤化工消耗比較少。

目前,我國每年開采的煤炭資源仍主要用於發電領域,煤炭消耗量約占60%;化工行業的煤炭消耗只占8%左右,其他領域消耗更少。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中國的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用於發電的煤炭比例將逐漸降低,這些煤炭將逐漸向高效、節能、綠色的現代煤化工產業轉移。可以預見,未來煤化工成本有望進壹步下降,經濟競爭力將繼續加強。在此背景下,煤化工將逐步取代對外依存度高的石化產業,進而發展成為我國化工原料的主要來源。

註:以上數據結合國家統計局和煤炭工業協會數據計算。

3.降低化石燃料消費比重,促進中國能源結構轉型。

長期以來,中國能源消費的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和石油。然而,隨著全球氣候危機的逐步顯現,中國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但由於化石燃料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較高,成為環境治理的障礙。隨著新能源的發展,中國在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提出要轉變中國的能源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比例,加快清潔能源的建設。

4.在能源結構轉型下,煤化工有望大幅受益。

作為我國主要的化石燃料,在能源結構轉型下,燃煤發電的比重將會下降。同時,在此背景下,煤炭將出現產能過剩,煤炭價格有望繼續下降。煤化工作為以煤為原料的化工原料制造業,下遊應用領域廣闊,產品需求大,有望從中受益匪淺。在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和產能規劃方面,國家有相應的政策規劃。

5.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有效替代油氣資源。

隨著現代煤化工的不斷發展,煤直接和間接液化制油和化學品、煤制甲醇制烯烴等技術可以作為石化工業的替代和補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煤化工“十四五”發展目標中提到,根據經濟、技術可行性和生態環境容量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發揮煤炭的工業原料功能,有效替代油氣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從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煤化工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減少中國對進口石油的需求。根據《中國科學報》的數據,2020年中國現代煤化工具備替代5%進口石油的能力,預測到2030年,中國現代煤化工具備替代10%進口石油的能力。

——以上數據參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化工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