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非政府愛心義工團體的登記

非政府愛心義工團體的登記

民間公益組織註冊有多難?記者從中國民間組織的歸口管理單位民政部了解到,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組織有三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包括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三類登記方式除了人員、場地、活動性質等壹般要求外,都要求民間組織在登記時有“業務主管單位”,即政府相關部門或政府授權的組織。也就是說,我國對民間組織實行民政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體制。此外,關於社會組織登記,同壹地區、同壹領域存在類似社會組織的,民政部門原則上不予登記新的組織;關於基金會註冊,對原始基金的最低要求是200萬元;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只對個體開放,不允許發展會員。顯然,從事環保、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的非政府組織在性質上最適合“社會團體”,理應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但事實上,能夠登記為社會團體的非政府公益組織並不多見。除了額度限制,“有業務主管單位”的要求也是壹個很高的門檻。作為壹個官方組織,壹個不能帶來收益卻必須承擔風險的民間公益組織,誰願意去“管”呢?目前,極少數可以註冊為社會團體的民間公益組織只能通過特殊的個人關系才能註冊。比如中國最大的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其會長梁從傑先生是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院導師,正是因為這個身份,他創立的自然之友最終才能掛靠在中國文化院之下,註冊為合法的社會組織,但也幾經波折。重慶某民間環保組織之所以能夠註冊成為社會組織,是因為某政府官員是該組織會長的學生,並慷慨地為該組織解決了“業務部門”的問題。民間非營利組織是自發地、自下而上地成立的。無論是資金還是所謂的“政府網絡資源”都少之又少,在名額和資金限制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只剩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註冊方式。其實這壹類也是合法註冊的民間公益組織中數量最多的。從事公民教育的天下喜,從事環境保護並以《中國水汙染地圖》聞名的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而民辦非企業單位對捐贈有嚴格的規定,不允許發展會員,這實際上不適合民間公益組織。記者在壹家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民間公益組織網站上看到,該組織在為藏區學校募捐時,提醒捐款人:“由於該組織已經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捐款必須納稅,所以捐款捐物時請務必寫‘藏區支教’而不是‘捐贈’。”民政登記這麽難,很多民間公益組織望而卻步,被迫轉向工商登記。當然,註冊為工商企業要容易得多,但註冊後會面臨必須繳納營業稅等壹系列麻煩,組織負責人還得四處奔波,為公益活動免稅。所以,更多的熱心而兩手空空的人,除了不登記,進入“非法”的灰色生活狀態,別無選擇。需要指出的是,“不登記”並不意味著會被取締,因為當前政府對民間公益組織的態度是相當寬容的。壹個民間環保組織指出,登記困境與其說是政府部門的嚴格管制造成的,不如說是相關制度發展滯後於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熱情的結果。但不登記也會導致民間非營利組織無法自我擴張,容易陷入法律糾紛,是壹條不容易看到希望的路。這就是為什麽很多民間公益組織發展多年,正式工作人員仍然不足10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