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6日電 題:《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作者 黃震(中央 財經 大學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最近,臉書宣布將開發穩定幣Libra及其配套錢包Calibra,聲稱其使命是建立壹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準備動用其豐富的資源推出特別宏大的發幣計劃,或許將實現超主權貨幣與創新性技術結合,這再壹次激發了顛覆世界貨幣金融體系的無限想象。

為什麽會出現上述這種狀況?首先,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擁有龐大的活躍用戶數量,壹旦發幣成功,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規模效應。其次,Libra白皮書中提到的應用場景、使用範圍、商圈規模極其龐大,它讓數字貨幣不再只是停留在虛擬空間,而是有更多實體場景應用。再次,更令人吃驚的是,Libra的發幣計劃有非常多的主流金融機構參與,特別是Visa、Mastercard等國際知名支付機構也踴躍參與,因此Libra融入主流金融市場的可能性更大。其四,臉書發幣計劃居然得到了美聯儲的默許。時至今日,美聯儲沒有對Facebook發幣計劃表示反對。

針對臉書的發幣計劃,我們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和過度解讀,而應該進行理性反思和預測分析,提出對於數字貨幣現象的理論分析框架和未來全球監管框架。

從 歷史 來看,數字加密貨幣雖然只有大約十年的時間,但是,十年間數千種數字加密貨幣,在沒有主權國家監管控制下,如同脫韁野馬壹路狂奔。尤其是比特幣,在各種力量炒作下價格暴漲、暴跌,堪稱世界金融史上的罕見現象。比特幣、以太坊等的應用範圍主要局限於虛擬空間,而這壹輪由臉書即將發行加密數字貨幣引發的大討論,則意味著數字貨幣可能會進入壹個新的階段。

臉書的發幣計劃,是由在實體空間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機構來發行數字加密貨幣,並且有金融機構參與其中,這將在全球範圍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如果監管當局放任其行動,擁有各種資源條件的各界大佬就可能競相仿效,進行監管套利,由實體空間轉向發行數字加密貨幣,可能會搶走主權國家的鑄幣權,導致主權國家損失鑄幣稅,沖擊現行的主權國家貨幣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所以數字加密貨幣問題顯得格外嚴峻。

在數字加密貨幣的沖擊下,傳統貨幣理論乃至整個金融理論也遭受了巨大挑戰。在傳統金融理論裏,貨幣的國家化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貨幣是以國家信用背書,以國家主權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壹種交易憑證,近代以來已經為各國主權所控制。但是,由於主權國家往往超發、濫發貨幣,常常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國民財富遭受損失,以及經濟 社會 動蕩不安。

對於各國貨幣當局的超發、濫發問題,很多經濟學家表示了不滿,也試圖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是由哈耶克提出的貨幣非國家化。他指出在主權國家控制之下的信用貨幣超發問題是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因此應該回到貨幣發行的非國家化道路,比如讓企業來發行貨幣,或讓其他市場主體來發行貨幣。這種設想曾經激發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是壹直沒有找到實現方案。直到比特幣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又看到了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主張實現的希望。

過去的百年 歷史 中,如何讓貨幣的幣值穩定?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世界各國壹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壹問題。雖然有學者呼籲回歸金本位,然而要回到金本位已經不可能。還有貨幣的尋錨問題,錨定什麽樣的資產才能夠讓貨幣的幣值穩定?貨幣發行數量如何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和相適應?傳統貨幣理論的壹系列問題,在數字加密貨幣領域依然有待解決。

雖說比特幣在其名字上冠以“幣”之稱,但實際上監管當局還是把它視為壹種數字資產或壹種虛擬貨幣,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既然貨幣的金本位無法回去了,貨幣的發行也繞不開主權國家,那麽究竟該如何來評判臉書的這種發幣行為,以及對它進行下壹步的預測?我們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壹,數字貨幣是全球經濟金融發展的大勢所趨,任何主權國家都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目前市面上的數字加密貨幣主要由互聯網企業發行,並且已經形成相當大的用戶規模,雖然主權國家不承認其為貨幣,但是事實上,它已經具備了私幣特點,在壹些商圈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二,主權國家發行數字貨幣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才能應對數字加密貨幣搶奪鑄幣權的挑戰。主權國家是否能夠推出數字貨幣,何時推出數字貨幣,推出的路徑是什麽等問題應該盡快研究解決。

第三,數字貨幣具有全球化和超主權的特征。全球化的超主權數字貨幣究竟由誰來主導,如何進行監管?當前各主權國家面臨著重大決擇。是任由比特幣、Libra等發展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貨幣或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還是由主權國家來主導、 探索 形成全球貨幣或者世界貨幣?世界各國應該通力合作***同探討解決。

就目前而言,Libra想要繞過主權國家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跨越。如果Libra成為所謂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那麽必然會觸動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美元地位,乃至其他主權國家的利益,引起主權國家的抵抗。美國國會已經有議員提出對於Libra發幣計劃進行質詢。未來,Libra發行計劃是否行得通,取決於美國政府以及其他主權國家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貨幣組織的態度。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對於未來全球數字貨幣的發展道路,筆者認為有如下三種方案可以討論。

第壹種方案:對比特幣、以太坊乃至將來的Libra進行收編,將來逐步納入監管,也就是所謂的“染色方案”。對事實上已經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球貨幣或世界貨幣進行收編認可,由各主權國家逐漸納入監管軌道。目前具備前提條件,但收編或染色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主權國家對這壹方案的認可有難度。

第二種方案:由現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類似的組織發行超主權的國際貨幣或者全球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Libra推出計劃之後,也聲稱即將推出IMFCoin。在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壹攬子計劃中推出數字貨幣,即中國學者姚余棟和楊濤提出的eSDR方案,或許是當前條件下數字貨幣推進的最佳選擇。

第三種方案:由各主權國家發起創設新的數字貨幣國際組織,推動發行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或者,主要數字貨幣發行機構主動與主權國家監管當局合作,***同發起全球性質的數字貨幣國家組織。但是,創設新的國際組織合作協調尚需時日。

黃震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