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股份制銀行為什麽要引入所謂的戰略投資者,外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

股份制銀行為什麽要引入所謂的戰略投資者,外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

今天我先簡單評價壹下當前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我認為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它代表了潛在的外國合作夥伴如何看待將影響其金融和戰略投資成功的環境。接下來我就國外合作方希望在交易中達到的目標以及目前中國銀行業監管框架下可以達到的成果分享壹下我的經驗和看法。只有了解以上情況,中國銀行業才能與潛在的外國合作夥伴進行恰當的合作。最後說壹下我對當前監管環境和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我和大家談談我對目前監管市場的看法,以及對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在談及上述話題時,希望大家關註壹下最有可能使中國的銀行與外國戰略投資者實質性互惠的關鍵因素。

全球經驗證明,銀行業改革是壹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絕不可能壹蹴而就。我們非常驚訝地看到中國政府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的決心和努力。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成立。中國政府在銀行監管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和優秀人才,致力於建立壹個堅實、更加透明的監管框架。更好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將是建立這種框架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放松管制方面,我們很高興看到最近的壹些措施,例如銀行的經營更加市場化,例如股份制銀行的外資單壹持股比例上限提高了20%,中國這次遵守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放寬了外資銀行在產品和地區方面的限制,完善了固定利率制度,擴大了利率浮動的空間。其他措施包括重組主要國有銀行的資產,改善貸款分類和報告制度。

與此同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理不良貸款和不良資產方面獲得了更大的靈活性,也實施了更嚴格的外部審計和管理。監管經營環境的逐步改善、規模優勢以及快速增長和未開發的市場,使得外國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越來越感興趣。然而,盡管外國投資者有明顯的興趣,但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能夠真正形成戰略夥伴關系並有實質性合資企業的項目很少。從中國銀行業高層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問題通常是如何選擇戰略投資者,從而建立花旗銀行與浦發銀行之間、匯豐控股與上海銀行之間的實質性夥伴關系。我希望用另壹種方式來表達這種關系,即如何建立壹個有吸引力的商業框架,從而提高外國投資者的興趣,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為了取得成功,這種夥伴關系必須基於互利和明智的商業和金融考慮。靈活的合作框架和投資結構可以彌合外國投資者和中國銀行業之間的差距。所以合作框架和合作夥伴的選擇壹樣重要,因為戰略聯盟成功的條件不僅包括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還包括合適的項目。

在此,我也敦促中國銀行業迅速行動起來,主動研究結成夥伴關系的利弊,因為地區和全球宏觀環境的變化可能會降低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銀行業的緊迫性。在說具體操作流程之前,我想我有幾點意見。總的來說,中國政府的銀行改革保持了非凡的經濟增長和金融體系的穩定,這是壹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國銀行業仍然面臨著壹定的經營挑戰,必須通過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和采取關鍵業務步驟來逐步解決。如上圖所示,某種結構充分反映了產品和運營效率的風險。中國銀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相對其他市場較低,產品開發周期不能滿足需求,也可能與未來激烈的競爭不匹配。因此,中國銀行業需要引進新產品開發經驗,建立以信貸為導向的貸款體系,並提高其運營效率以增強其運營能力。第二張圖顯示了資產質量的持續風險管理,更嚴格的風險管理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要因素。(見圖)下圖說明資金短缺,現實讓銀行有利擴張。資本市場和外資在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花旗集團認為,國際戰略投資者可以幫助中國領航成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但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也會增加外國投資者在評估如何投資中國銀行業或選擇合作夥伴時的不確定性。

成功與外國合作夥伴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第壹步是了解潛在外國合作夥伴的經營理念以及中資銀行在談判中可以獲得的利益。國內銀行需要了解的重點包括:1。國外合作夥伴與中國銀行的長期業務夥伴關系,換來的是中國的市場和優質客戶群的機會。2.外國合作夥伴不僅可以帶來資本,還可以在最佳做法、技術專長、產品和服務以及管理知識方面提供商業價值。3.外國合夥人的決策過程通常很復雜。4.外國合夥人希望對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施加更大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外國合作夥伴通常需要最終能夠持有股份。對於外國合作夥伴和中國銀行業而言,這些原則對於為股東、債權人、客戶、員工和政府創造長期價值至關重要。外方合夥人通常對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有嚴格的要求,但我們認為,通過建立戰略夥伴關系,中國銀行業可以獲得大量的戰略投入,主要體現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更高的激勵標準和更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這比放棄董事會席位和分享更多的經濟利益更有價值。

外方提出的其他可能影響中國銀行經營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內容:1。關註目標市場或特定客戶群;2.其他小股東保護措施,如否決權。3.在產品領域打造品牌。4.交叉銷售。5.未來持股比例期權。外國合夥人關註的另壹個重要問題是估值。外方合夥人通常需要合理的估值和清晰的利益安排。毫無疑問,中國的商業市場進入了壹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由於風險的存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市場的大量潛在投資已經出現,未來市場在世貿組織框架下是開放的。如果戰略合作夥伴的估值過高,外國合作夥伴的管理層很難對進入中國市場的較高估值做出解釋。總之,國外合夥人要求的估值是合理的,有吸引力的。

目前,中國有三種戰略合作項目可供選擇。每種結構各有利弊,但都能保證回報目標的實現。但是,外方的參與程度和實際控制權是有差別的,這就限制了其有效註入資本和在某些方面做出有益貢獻的能力。結構A,即股份制銀行持有少數股權,上限為24.9%,這種結構比較常見,但這種結構的關鍵缺點是外資持有股權比例低,使其控制權較少,這樣外資就不會有很大的積極性投入足夠的資源。結構C,我們在合資銀行中擁有50%的直接投資,被外國投資者廣泛采用。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外國投資者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由於目前的監管限制,這種結構無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業務,使得外國投資者無法在中國開展業務。小銀行要在競爭中站穩腳跟還需要時間。B類結構是A結構和C結構的結合,受到各方歡迎。在各種模式下,外方不僅擁有壹定的控制權,而且在戰略夥伴關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關註雙方利益相同的產品領域。這是花旗集團和浦發銀行在投資時采用的結構。

另外,請允許我列舉壹些實際操作中需要註意的要點,相信對達成交易有幫助。這些點包括:1。盡快采取行動。盡管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有濃厚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在2007年之前會逐漸減弱。2.交易結構選擇的靈活性將為雙方帶來最大利益。3.建立意向清單,確定主要與國外合作夥伴合作的產品。4.提高透明度,從而獲得更高的估值。5.制定合理的談判策略,在管理控制和定價等重要問題上傳達壹致的信息。中國銀行業需要明確的是,戰略合作是與國外戰略投資者建立合作關系,而不是完全出售其業務。中國銀行業除了建立最好的體系,獲得專業的知識、產品和服務,以及管理和運營,還可以通過更硬的戰略定位和更強的盈利能力來保持財務收益。最後,像任何合作關系壹樣,雙方都壹直保持開放的心態。希望關註這些事項有助於妳做好合作會談和談判的準備,達成有吸引力的合作關系,給雙方帶來最大的利益。

由於現有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和其他監管規定,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金融機構時仍面臨很大障礙。當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金融機構時,他們仍然面臨很大的障礙。持股比例上限意味著投入相對較少,而國際金融機構的高層只會關註那些能夠持續帶來巨大收益的區域市場。規模較小也意味著技術創新和轉移的比例有限。在短期和中期內,這些領域的放松管制可能有助於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中國銀行業。

從這張圖表中可以看出,除了馬來西亞和中國以外,所有主要亞洲國家的銀行市場現在在技術上都可以由外國投資者控制。印尼、日本和韓國的例子最能反映外資如何幫助恢復和加強銀行體系的整體財務狀況。同樣,香港市場也引用了外資的進入可以改善市場中各個層次的競爭。在我看來,外資持股比例的放寬將大大加快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步伐,促進更多的外資和國內技術進入中國銀行業市場。我和我的同事們相信,中國政府在銀行業改革和建立中外銀行合作夥伴關系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吸引外資的實際措施,將促進該行業整體業績的改善和實力的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