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論壇圍繞秦的崛起與統壹、秦史研究的新主題、新視角、新方法、教授與秦史研究展開。
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長侯,副院長,業務幹部、石黨社、朱思宏、陳虹、李玉、張寧、傅堅等出席學術論壇並講話。
7日上午,論壇舉行了開幕式。秦陵博物院院長侯、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歷史研究雜誌社社長邵蓓、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陳峰、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先後致辭,從不同角度總結了林先生的學術特色和學術貢獻,表達了深切的緬懷之情。
開幕式後,11位代表結合論壇主題做了精彩發言。
下午,大會根據論文的研究方向分為兩組進行分組學術討論。
8日,代表們前往秦漢櫟陽城考古遺址進行考察。
論壇內容豐富,主題多樣,以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現場參觀等方式圓滿結束。
秦陵博物館作為學術論壇和秦文化研究中心的主辦方之壹,十分珍惜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先後有十余人提交了論文。張衛星和史黨社分別命名為《秦始皇陵考古新動向》和《秦史草案》;本文報道了近年來秦陵考古工作的新成果,對林建明先生的《秦史初稿》進行了重新評價,並提出了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新秦史。演講內容引起了與會學者的強烈關註和深入思考。
田靜提交《林建明先生與秦俑研究》參加“林建明教授與秦史研究”小組討論並發言。
林建明先生1961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先後在西北政法大學、西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任教。
1987起,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
王先生長期從事秦漢史研究,治學嚴謹,著述頗豐。在他近40年的學術生涯中,共發表學術著作10余種,發表論文100余篇。
《秦史稿》、《秦國史》、《簡牘》等著作在國內外乃至今天仍有較大影響,尤其是《秦史稿》具有開創性的學術意義,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
林建明先生還對秦陵秦兵馬俑的學術研究和事業發展給予了關心和支持。曾擔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學術著作《論秦文化》顧問,在第壹輯、第二輯、第四輯發表《從秦人價值看秦文化特征》、《朱雀樓劄記》、《壹孔之見續貂》等論文。在《秦兵家學研究會會刊》發表《中國古代國家統壹的過程》等論文,並撰寫文章《敘述壹段經歷,恭喜<動態>十歲生日》;為秦陵博物館研究員張《秦史人物論·鹹陽古墓群添新地·灞橋垂柳·相戀故人》作序;在《文博》和《人文》雜誌發表秦俑史研究論文,如《秦兵馬俑之謎》、《秦始皇的悲哀》等。
兵馬俑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秦始皇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體現。
秦文化研究者肩負著傳承文明的責任,研究者將秉承嚴謹勤奮的學術研究態度和精神,保護和利用文物資源,在弘揚深厚歷史文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