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癥對患者來說,不僅宣告即將面對抗癌的挑戰,還有癌癥治療像手術、藥物及放射線等治療,都可能會影響到生育能力。因此,癌友生育權的問題,也應該在癌癥治療之前及早規劃安排,例如凍卵、凍胚胎,才不會留下無法生子的遺憾!
癌癥希望基金會提出「療前三主動醫病雙把關,孕不孕由妳」的主張(圖片提供/癌癥希望基金會)調查:近六成癌友在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可能
為了解癌癥病友的想法,癌癥希望基金會於 2017-2019 年進行「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 求」問卷調查,蒐集 179 位育齡癌友意見發現:近六成癌友在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可能,壹成五的人積極嘗試懷孕,顯示需要正視癌癥病友生育議題。壹成癌友後悔療前生育決策,其中與「後悔程度」有關因素包括:癌後生育意願高、與 醫護討論未滿足、療前未做生育決策、生殖科介入低、後悔接受癌癥治療。四成癌友表達生育保存資訊尤其不足。
新婚的傳勇,剛與太太展開兩人幸福世界,豈料沒有多久,隨即發現罹患白血病,倉皇中做了化學治療和血液及骨髓移植,所幸保住性命。雖然白血病治療對傳勇的生育能力產生永久傷害,但時隔8年,他卻有幸喜獲麟兒。傳勇說:「幸好當初有醫師、護理師的提醒,在治療前進行生育保存, 我現在才有機會當爸爸!」
2016 年,30 歲的佩佩還沈浸在新婚的浪漫氛圍中,卻意外發現罹患乳癌,所幸經過切片檢查是原位癌,醫生建議要做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因為適逢生育年齡,而且又特別喜愛小孩,佩佩覺得應該為將來的生育計畫做些準備。手術結束後,幾經咨詢生殖科的醫生,選擇成功率較高的凍胚胎。順利完成兩個胚胎的培育後,回到 *** 外科,持續接受乳癌長達 5 年的抗荷爾蒙藥物治療。因為恢復不錯而在醫師指示下暫停藥物,回到生殖醫學科做植入胚胎的準備,結果兩個胚胎最後都成功著床。並在去年底產下壹對可愛的雙胞胎,現在孩子已經 7 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