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年金有哪些形式

年金有哪些形式

補充養老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的建立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可以建立企業年金:

(壹)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二)具有相應的經濟承受能力;

(3)建立了集體協商機制。

建立企業年金應當由企業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企業年金的類型

(1)根據法律規範的程度,企業年金可分為自願性和強制性兩類。

1.自願的企業年金。以美國、日本為代表,國家通過立法制定基本規則和政策,企業自願參與;企業壹旦決定實施補充保險,就必須按照既定規則運作;具體實施方案、待遇水平和基金模式由企業制定或選擇;員工可以交也可以不交。

2.強制性企業年金。以澳大利亞和法國為代表,所有雇主必須通過國家立法和執法為其雇員投保;待遇水平、基金模式、籌資方式完全由國家規定。

(2)按照利益計算和分配方式,企業年金可分為繳費確定和待遇確定兩種。

1.固定繳款企業年金。通過建立個人賬戶,企業和職工按壹定比例定期繳納保險費(其中職工少繳或不繳),職工退休時的企業年金水平取決於資本積累的規模及其投資收益。其基本特點是:(1)簡單性和高透明性;(2)繳費水平可根據企業經濟情況適當調整;(三)企業和職工繳納的保險費免稅,其投資收益減免稅;(4)員工個人承擔相關投資風險,企業原則上不承擔定期繳費以外的保險待遇給付義務。

2.定義的企業年金。基本特征是:(1)通過確定壹定的收入替代率,保證員工獲得穩定的企業年金;(2)基金積累的規模和水平隨工資的增長而調整;(3)企業承擔不可預測的社會經濟變化導致的企業年金收益波動風險。

企業年金的投資範圍

年金繳費可以交給信托管理人或者其他委托投資管理機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的年金分為兩類: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設定提存計劃的處理與補充養老保險基本相同。設定受益計劃國內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我國目前也沒有規定,所以《準則》也沒有規定。

企業年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歷史進程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自建立以來發展迅速,累計積累企業年金基金近6543.8+000億元,安全合理使用企業年金基金的需求十分迫切。

早在2004年,中國工商銀行企業年金就已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自此,所有金融機構的企業年金都被允許投資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2006年底,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的企業年金托管規模超過21.5億元,同年全國銀行間債券托管規模達到9.25萬億元。而非金融企業年金基金卻被擋在了門外。

2007年2月28日,1000億企業年金獲準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央行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關於企業年金基金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企業年金基金安全有序地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和交易債券奠定了制度基礎。

補充養老金

企業年金起源於自由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是由企業雇主自願建立的壹種員工福利計劃。

企業年金,即企業養老金計劃提供的養老金。其實質是延期支付形式的壹部分員工勞動報酬或壹部分員工分享企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