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的危害真這麼聳人聽聞嗎?
其實人類壹直生活在電磁環境裏。地球本身就是壹個大磁場,其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損害的,對人體構成威脅、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是人工產生的電磁輻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國人法拉第就發現了壹種奇妙現象:電流通過媒體時可產生電場和磁場,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電磁感應的現象。19世紀80年代,人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壹座發電站。從此,人類大步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
從1901年首次開始的全球通訊,到如今移動通信的大面積使用,以及家家必備的彩電、冰箱,電磁輻射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人們也日漸感受到它的負面效應。如電磁相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系統、醫療資訊系統、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和資訊傳輸系統的失控,幹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
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有人因此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汙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那麼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教授趙玉峰。
趙教授說:“電磁輻射和電磁汙染是兩個概念,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電磁汙染只有在電磁輻射超過壹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後,才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導致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癥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員流產、白內障,甚至誘發致癌……”
趙玉峰坦言,電磁輻射對人的影響雖普遍存在,卻並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壹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壹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對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采取防患措施。
針對日常生活中接觸電器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6日發出警示:生活中須防電磁輻射。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
●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壹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裏。
●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註意每壹小時離開壹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壹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壹般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開啟後要離開壹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壹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雷達站、電視臺、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現代化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等,有條件的應配備阻擋電磁輻射的遮罩防護服。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配戴防輻射眼鏡。顯示屏產生的輻射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加速皮膚老化甚至導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後應及時洗臉。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在手機響過壹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
●多吃胡蘿蔔、番茄、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其實,電磁輻射到底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李天麟告訴記者,“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電磁輻射的研究及評論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但由於研究的目的、方法、條件(接觸電磁輻射源的距離、時間、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壹致,目前全球有關專家學者們對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研究結果和觀點也不盡壹致。因此,電磁輻射對人體究竟有哪些影響及危害,還需要進壹步探討。”
不過,李天麟認為,作為壹個大國,我國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盡快制定壹個全國統壹的電磁輻射安全衛生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便生產企業能遵循這壹標準研制、開發超低電磁輻射的電器、設備,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同時將電磁輻射的管理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保護範圍,有效地保護消費者、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就制定電磁輻射標準問題采訪了幾個有關部門,了解到,過去衛生部、電子工業部(現合並到資訊產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軍隊等部門,都分別制定過本行業電磁輻射安全的標準,但卻沒有壹個統壹的電磁輻射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據悉,目前我國正在著手制定電磁輻射方面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今年年底前有望出臺。
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於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汙染、大氣汙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遠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汙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壹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