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禁止了巴西龜,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分會和中國國家地理都發出了遏制其蔓延的呼籲。
圍繞巴西龜,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分會的專家態度明確:不要把它當寵物養,養了就不要放走。
現狀調查:
數百人只能當場拿貨
萬商花鳥市場位於市中心。雖然面積不大,但每天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在市場南面的入口處,可以看到壹家專營寵物龜的商店。店前有很多小魚缸,裏面按照大小和種類擺放著10多只烏龜。“這是草龜,這是巴西龜,這是……”在老板娘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在這些寵物龜中,大小不壹的巴西龜至少占了總數的三分之壹,根據大小不同,售價在5到20元不等。
小店裏,壹些成年寵物龜集中在壹個大缸裏,粗略估計大概有二三十只,層層疊疊。除了巴西龜和長壽龜,還有從國外引進的鱷龜。“沒聽說上海有人買,廣東倒是不少。”老板娘說巴西龜長得很快,大概12年能長到3斤,大部分都是買來觀賞的。
聽說記者要去買了放出來。老板娘強烈建議買杯子大小的巴西龜:“便宜,特別好餵。”她說太小的巴西龜放入河中會淹死,大壹點的生存能力會強很多。
當被問及放生巴西龜是否會對河流生態造成影響時,老板娘不以為然:“不會!”
老板娘還說,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最近巴西龜的銷量不錯,有人壹買就是幾十只。“想要幾百,可以當場拿貨;如果想要更多,不需要提前預定,只要等壹會兒就能拿到貨。”
在市場北側的另壹家寵物龜店,老板娘聽說要用來放生,就向記者推薦買壹只長壽龜,說兩者價格差不多。“巴西龜太強壯了,無法生存,它會吃掉河裏所有的魚蝦,而本地龜只需要吃壹些水草什麽的。”
“之前有顧客買了巴西龜去城隍廟等地放生,但不允許放生,因為巴西龜會破壞環境。之後別人來買放生的烏龜,我推薦他們買本地的烏龜。”老板娘透露。
對策:
很多國家不允許進口,我還缺乏研究。
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還能養嗎?就此問題,記者查閱國家林業局官網後發現,2003年8月4日,巴西龜赫然列在《國家林業局關於發布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的通知》中。這意味著巴西龜在獲得批準後可以進行人工養殖。
為了遏制巴西龜在中國野外環境的蔓延,2009年5月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分會和《中國國家地理》發表呼籲,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巴西龜。
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史海濤在接受采訪時承認,由於海龜生活習性隱蔽,包括主管部門在內,都缺乏研究。“關於巴西龜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性危害的證據,應該從別人的經歷中學到。”
“巴西龜的危害在國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視。美國1975禁止未成年巴西龜國內貿易,歐洲1997禁止進口巴西龜,韓國2001禁止進口巴西龜。”史海濤舉例說。
“不能等它像黃花、水葫蘆壹樣清理不掉了,才想到治理。那就太晚了。”史海濤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項目主任範誌勇持相同觀點。
最新進展:
該項目已獲批準,調查正在進行中。
好在經過長期呼籲,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巴西龜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根據海南師範大學網站的消息,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了9個項目。第壹個項目是“外來物種紅耳龜(巴西龜的學名)生態適應機制研究”,類別欄填的是“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是史海濤。
史海濤透露,已經開展了巴西龜在中國野外生存狀況的調查。“內容包括巴西龜喜歡什麽樣的環境,依賴什麽樣的食物,以及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希望研究能為政府制定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飼養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等相關法規和政策提供參考。”史海濤說。
巴西龜:搶吃搶喝,搶地盤,攜帶傳染性病菌。
在大陸中南部發現,經過20年的“入侵”,已成為臺灣省最常見的龜。
巴西龜放歸野外跟我們有什麽關系?
在主張遏制巴西龜蔓延的專家眼中,巴西龜和水葫蘆、壹枝黃花壹樣,是外來入侵生物,是“生態殺手”。有專家甚至擔心,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中南部的河流中,將只剩下壹種烏龜——顏色鮮艷、頭上有紅色條紋的巴西龜,而外表老氣的當地烏龜將徹底滅絕。
基於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分會和《中國國家地理》發表呼籲,遏制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動物在中國野外環境的蔓延,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
那麽,在專家眼中,巴西龜的“生態殺手”本性在哪裏呢?晨報讓他們壹起幫妳分析壹下。
巴西龜的危害1:
可能會導致本土海龜滅絕。
呼籲書中稱,巴西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公布的100種最受威脅的外來物種之壹,具有多樣的食性、多樣的棲息地以及強大的繁殖、競爭和耐受性。它在野生環境中競爭激烈,侵占了本土物種的棲息地,導致本土海龜瀕危或滅絕,破壞了當地的食物網,造成物種單壹化,極大地危害了自然生態平衡。”
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史海濤對巴西陸龜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並實地走訪了許多巴西陸龜養殖場。他們超強的適應能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史海濤說,壹份調查報告顯示,發現巴西龜的野生區域橫跨中國中部和南部,包括農村和城市。“巴西龜可以吃植物,吃小魚吃蝦,蝌蚪甚至青蛙,本地龜根本搶不到。”史海濤說,如果河流中巴西陸龜的密度過高,將會破壞當地的食物網,導致本土陸龜物種瀕臨滅絕或滅絕。
在臺灣省,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資料顯示,臺灣省原生淡水龜有五種,分別是食蛇龜、木棺龜、中華鱉、金龜、斑龜。但近20年來,由於生態惡化和巴西龜的引進,原生淡水龜數量銳減,巴西龜成為臺灣省最常見的龜種。
臺灣省學者的研究也表明,在基隆河中遊,巴西龜從1995到1996捕獲淡水龜的數量為14%;從2001到2002年,巴西龜的比例已超過16%,近幾年的調查比例超過22%。
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法國學者做過巴西龜對歐洲本土池龜生存影響的實驗。結果顯示,巴西龜在爭奪食物和棲息地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與巴西龜生活在同壹水池的歐洲池龜體重明顯下降。
也有專家指出,因為適應能力強,又因為在中國是沒有天敵的外來物種,巴西龜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巴西龜的危害二:
導致本土海龜基因缺失
上訴書中的第二項指控是“巴西龜可以與其他原生淡水龜雜交,導致原生淡水龜基因缺失,極大影響原生淡水龜的基因多樣性”。
史海濤曾經看到壹只小海龜出生在壹個農場裏,是壹只巴西龜和壹只本地淡水龜雜交後產生的。“由於放生等因素,在某壹水域,巴西龜往往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增加了巴西龜與原生淡水龜雜交繁殖的可能性。長此以往,原生龜的基因將不再純正,還可能導致慢慢滅絕,導致物種單壹化。”
巴西龜的危害三:
攜帶副傷寒菌會傳染人。
呼籲書中還稱,“巴西龜也是沙門氏菌傳播的罪魁禍首,85%的養殖龜攜帶甲型副傷寒沙門氏菌,尤其是幼龜。這些病菌已經被證明會傳播給包括人在內的溫血動物,並在它們之間傳播。”
史海濤透露,上述研究仍在進行。“建議孩子們不要把巴西龜當寵物養。如果壹直被當寵物養,接觸巴西龜後壹定要註意及時洗手,不要馬上進食。”
呼籲
政府應該嚴格控制巴西龜,公眾不應該養它。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分會和《中國國家地理》發表了關於巴西龜的呼籲。"它今天仍然適用,這是壹個新的呼籲."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史海濤說。
1.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飼養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
2.建議兩棲爬行動物學者和相關領域的學者重視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的研究;
3.建議公眾不要購買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作為寵物;
4.建議公眾不要在野外丟棄、放生和放置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動物物種。
巴西龜,學名紅耳龜,頭頂兩側有兩條粗大的紅色條紋,屬於淡水龜。
巴西龜起源於美國中南部,現在已經出現在美國以外的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洲。
上世紀80年代,巴西龜進入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市面上最大最便宜的龜,很多人把它當寵物養。同時,由於大量民眾遺棄或放生巴西龜,在內地野外發現巴西龜的幾率越來越高。
專家說很少有人會堅持養巴西龜,因為它會壹直長大,從雞蛋大小到手掌大小,再到碗口大小,再到臉盆大小。“我在家裏放不下,養了這麽多年。我有感情又不忍心殺它,所以還是放了它,最後破壞了環境。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不要養了。”
訪問
巴西陸龜繁殖能力極強。
嘉定特種水產養殖實驗場位於嘉定華亭鎮,每年可孵化龜苗30萬只以上。昨天,壹位巴西龜飼養員介紹了巴西龜的生活習性、孵化和飼養。
據報道,2003年,農場買了第壹批巴西龜,有幾萬只,雌雄比例約為1:4。“巴西龜壹般要養五六年才能性成熟,交配後產卵。巴西龜吃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且吃素食。除了在試驗田裏準備的飼料,巴西龜還喜歡吃小魚、小蝦和蝌蚪。他們也吃蔬菜和西瓜。”飼養員說。
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巴西龜的生活習性會有所不同。據飼養員介紹,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養殖場的巴西龜每年10年末至次年4月中旬都會冬眠。
巴西龜的產卵時間大多集中在5月15到7月15這兩個月。“巴西龜平均壹年產卵四次,間隔半個月左右,壹次可產10個卵。也就是說,壹只巴西龜在正常情況下壹年能產40多個蛋。”
巴西龜產下的蛋被農場工作人員撿走後,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更厲害的是巴西龜孵出的蛋成功率高達90%以上,而且小烏龜壹出蛋殼,就能適應野外環境,可以直接賣到花鳥市場。”
飼養員還透露,他親眼見過巴西龜的卵在自然條件下孵化成小海龜。"這表明巴西龜在上海有自然繁殖的可能性."
作為巴西龜的生產大戶,其經濟效益受市場影響較大。據了解,2004、2005年左右,巴西龜苗最貴的時候,壹只可以賣到10元左右。
此外,作為專業養殖機構,養殖場每年都會收到水產部門的通知,“要防止養殖的巴西龜逃跑,因為是外來物種,怕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飼養員還說,在人們的印象中,巴西龜是作為寵物來飼養的,但實際上,巴西龜是可以吃的,還可以煲湯做飯。“只是很多人了解的不多。”(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