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冰箱病是什麽菌引起的

冰箱病是什麽菌引起的

摘要:壹般我們買回來吃不完的食物都會壹股腦的丟進冰箱,但冰箱並不能長時間幫我們保存食物,食物壹多壹雜,放置在壹起也容易滋生細菌,當我們吃了這些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時,就會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的不良反應,也就是俗稱的“冰箱病”。冰箱病是什麽菌引起的呢?下面壹起來了解下。冰箱病是指什麽意思

“冰箱病”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的不良反應。本病以幼兒為多見,主要癥狀是腹痛、腹瀉和發熱。腹瀉多數為水樣,無粘液。

冰箱病是什麽菌引起的

1、李斯特菌

在冰箱裏最常見的細菌,這個細菌能在乳制品、牛奶和壹些肉類,尤其是牛肉、冰淇淋、沙拉、蔬菜裏生存。感染李斯特菌癥的主要癥狀是發燒、腹瀉、惡心、嘔吐等腸胃炎表現,此外,也可能導致敗血癥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腦膜炎、腦膜腦炎最為常見),具有死亡風險,主要發生在孕婦、胎兒、新生兒、免疫力低下者及年長者。

2、耶爾辛氏菌

耶爾辛氏菌能夠透過食物產品(尤其是蔬菜、牛奶衍生產品、肉類)來傳播,耶爾辛氏菌可以在環境溫度為攝氏1~4度時存活,像是在冰箱的冷藏室裏,不僅能存活,還能夠積極繁殖。感染耶爾辛氏菌的疾病被戲稱為“冰箱腸炎”,典型癥狀常為胃腸炎癥狀、發熱、腹痛、腹瀉、嘔吐,也可能引起闌尾炎或反應性關節炎,此外,也可能出現敗血癥的並發癥,即血液系統感染,盡管較少見,但死亡率較高。

3、大腸桿菌

美國國家安全衛生基金會指出,在冰箱中放置肉品的位置,會含有較多的大腸桿菌。而冰箱裏攝氏0度到10度的低溫環境正是大腸桿菌生長繁殖的溫床。大腸桿菌在生長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代謝氣體,如甲烷,硫化氫等發臭氣體,當菌群繁殖到壹定數量的時候,散發的氣體也就更濃烈,會讓冰箱產生難聞的異味。

4、假單胞菌屬

假單胞菌屬能夠在低溫和特殊環境下生存,很多假單胞菌都能夠導致食物腐敗。例如在冰箱裏發現包括牛奶、奶酪等乳制品、肉類、魚類或雞蛋出現腐臭的味道,就是假單胞菌幹的壞事。而假單胞菌屬會引起副鼻腔炎、腦膜炎、支氣管炎等,在小孩會引起胃腸障礙或下痢。此外,綠膿桿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如胞囊纖維癥(CF),則是人類相當常見的疾病之壹。

冰箱病是什麽癥狀

1、冰箱頭痛

夏天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溫度壹般在-6℃以下,而口腔溫度在37℃左右,兩者溫差懸殊。若快速進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產生頭暈、頭痛、惡心等的壹系列癥狀。

2、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時不經常擦洗,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這些真菌耐寒力極強,能在冰箱低溫下生長繁殖,並隨塵埃散布至空氣中。過敏性體質者和兒童吸入這種帶菌空氣後,極可能出現咳嗽、胸痛、寒戰、發熱、胸悶和氣喘等癥狀,臨床上稱之為“冰箱肺炎”。

3、冰箱胃炎

夏季,人若多吃冰箱內的冷食物,胃腸在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血管會驟然收縮變細,血流量減少,胃腸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導致生理功能失調,誘發上腹陣發性絞痛和嘔吐等癥狀,稱之為“冰箱胃炎”。

4、冰箱腸炎

冰箱冷藏室內的低溫雖能抑制多數細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黴菌仍可繼續生長。如大腸桿菌常引起流行性嬰兒腹瀉,侵入人體壹些部位時,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瀉等。人在感染大腸桿菌後的癥狀為胃痛、嘔吐、腹瀉和發熱。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對孩子及老人。

冰箱病怎麽治

1、食物擺放有講究:冰箱內存放的食品壹定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食用前應檢查食品質量。

2、冷食不宜馬上吃:冰箱內取出的、不能再加熱的食品,宜在室溫下放置壹段時間後再食用。

3、存放時間有限制:要掌握不同食品的存放時間,選擇適當的存放區。

4、不宜放入冰箱冷藏的食物:黃瓜、青椒、茄子等蔬菜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凍傷”;香蕉、火龍果、芒果、荔枝、龍眼、木瓜、紅毛丹等熱帶水果也不宜冷藏。

5、電冰箱安放的環境應陰涼、幹燥:即要遠離各種熱源,如煤氣竈等;亦要避免陽光的直曬;不要擺放在潮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