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的郵政編碼是276826。學校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山海路99號。它是壹所全日制私立學院。
二。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簡介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前身為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創建於2005年。2018 12,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層次的職業學校。5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學校是壹所民辦全日制本科職業學校。學校的發起人是山東華信工貿有限公司,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是學校的名譽校長。
學校自創辦以來,堅持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腳踏實地,放眼世界,堅持以德育人為本,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努力培養社會急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學校是“山東省重點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日照外向型經濟研究基地”、“日照外語宣傳研究基地”。獲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高職院校50強、山東省高校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校企合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最具辦學特色的高職院校、山東省社會聲譽最佳高校等榮譽100余項。
學校占地面積68.24萬平方米,校舍面積35.0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574.75萬元,紙質圖書1154400冊。專任教師508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1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288人,“雙師型”教師23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省級名師、優秀教師3名,省級教學團隊4個,1省級名職教工作室。日照數字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115實驗實訓室,國貿、金融、同傳、數字媒體。有大連商品交易所、日照商品交易中心等200多個實踐實訓基地,充分滿足學生實踐實訓需求。
學校擁有經濟、文學、工程、管理、藝術等5個學科、45個專業,有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4個省級專業群,10個省級精品課程,8個省級優秀職業教育資源,3個省級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課程,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1個省級項目,2個國家級項目。
在長期的探索和積累中,學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實踐特色和優勢。
壹是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強。我們學校非常重視黨建工作。建校伊始,學校黨委成立,歷屆黨委書記均由日照市委任命,配專職副書記,完善了各級黨組織。黨委書記是董事會成員,黨委班子大部分成員與行政班子交替,參與幹部選拔、教師選拔、物資采購等關鍵問題的決策和監督。建立了黨委議事規則、“三會壹課”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實行黨委委員聯系二級學院、中層黨員幹部聯系班級、教職工黨員聯系宿舍的三級聯系制度,實施了“凝聚工程”、“陣地工程”、“先鋒工程”三大工程,全面加強了黨建工作。我校團委連續三年被評為“日照市紅旗團委”。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我校思想引領和融合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經貿文化,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構建了“12346”教育體系,即以德育為基礎,搭建社區公寓、社會實踐兩大平臺,依托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幹“三支隊伍”,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四條渠道”,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黨群組織、安全保衛、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教育系統全方位成效顯著,湧現出壹大批優秀學生,如2017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學生”李偉,連續兩次潛入河底救人的“日照好人”十大人物提名獎獲得者唐誌偉。建校以來,學校從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形成了“外語+職業、專業+外語、理論+實踐、學校+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我校積極滿足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形成了“外語+職業、專業+外語、理論+實踐、學校+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外語專業根據職業定位設置職業導向課程,提高職業能力;非外語專業應根據崗位特點,加大專業外語課程的設置力度,強化外語能力。發揮雙語和“雙師型”教師優勢,開設實用、好的雙語實踐教學課程,提高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能。學生整體就業率95%以上。麥可思調查顯示,我校畢業生具有“就業率高、創業率高、薪酬水平高、對母校滿意度高”的特點。
三是實施了“精講多練,學用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人才培養的定位,我校建立了“精講多練,學用結合”的教學模式。“精講”基礎理論和核心知識,“練好”專業技能,堅持學為基礎、用為關鍵,實現“教、學、做”壹體化。通過完善校內實驗實訓平臺,搭建校內企業平臺,搭建創業平臺,將課堂搬到實訓室,延伸到企業,拓展到創業基地,使學生在“精講多練”、“學用結合”中得到提高。近年來,有1100多名學生在省級及以上技能競賽中獲獎。其中103人獲得國家特等獎和壹等獎,170人獲得省特等獎和壹等獎。
四是暢通“三引進三交付”的國際化道路。我校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暢通了“三引進三交付”的國際化辦學道路,即引進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引進國外優秀教師和優質教材,引進外國留學生,派遣學生出國留學,派遣學生出國就業,派遣教師出國深造。截至2018年底,共引進高層次外籍教師180余人,“海歸”60余人,外國留學生300余人。派出800多名學生出國深造,300多名學生出國就業,近200名教師出國培訓;與美國帕克大學、俄羅斯卡盧加州立大學等7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姐妹學校,與韓國仁德大學等11高校發起成立了“AU+亞洲大學聯盟”,有力促進了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踐行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我校依托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壹是廣泛開展應用研究。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立日照外向型經濟研究所和金融研究所。二是發揮專業優勢,服務社會。2017年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國內唯壹成立的)建立產業培訓基地。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金融企業在我校接受了免費培訓。依托電商物流專業群和“山東省跨境電商培訓基地”,免費為企業培訓500余人;依托外語專業,先後為日照五征集團、日照港務集團等企業免費提供外語培訓600余人次,為日照市、陜西省大荔縣免費提供英語教師600余人次,為日照市委市政府、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中澳經貿論壇提供翻譯服務100余次。
當前,山東省和日照市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省市高質量發展。我校將以全新的理念,緊緊抓住* * * *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的歷史機遇,始終保持職業教育的屬性和特色,探索壹條高質量的內涵式、特色化的職業本科學校發展之路,堅持“國際化”,辦好* * * * *本科職業學校,為國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