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基金投資 -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想順流而下,那就努力上行!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想順流而下,那就努力上行!

最近幾年總聽到有人在說“階層固化”這個詞,大概意思就是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減弱。

比如,大學畢業生原本是人們眼中的“天之驕子”,現在逐漸向沒有光明和前途的“蟻族”進化,社會地位和財富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要個人努力奮鬥就能獲得,所以有人說,“寒門再難處貴子”,普通民眾的上升通道正在關閉。

潛臺詞就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再努力也不過是在有限的社會資源裏內卷,沒有什麽突破的可能了。

難道說,沒有家世、沒有天賦、沒有才華和美貌,就真的無法打破現有階層嗎?

最近讀到的壹本書,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認識,這就是蔡壘磊的 《上行:可復制的突圍之道》 。

蔡壘磊,江湖人稱“蔡叔”,百萬暢銷書作家,成長踐行社區上行部落主理人,高智商協會勝寒&門薩雙會員,在互聯網和區塊鏈行業有著多年的從業和投資經驗。他的微信公眾號“請辯”有著數十萬的關註者,曾出版暢銷書《認知突圍》、《愛情的邏輯》。

蔡叔不僅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更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他最擅長的,就是用最平實的語言,為妳講透復雜事件背後的底層邏輯。

在《上行》中,他從時間、社交、影響力、賺錢、投資、驅動等六個方面對上行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結合自己和周圍人的創業案例,為普通人的上行之路提供了可借鑒的操作步驟。

在當下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這樣壹本可操作性強的“上行之道”,值得每壹個不甘平庸想要不斷上行的人反復閱讀。

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壹樣。”上行也是如此。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就要先刷新自己的觀念。

階層之間的差距,從來都不在於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模式之間的差異,這壹切的核心都在於人的認知。

壹個人的認知升級必須先於財富,這比所有具體的策略都更為重要。壹個人的認知能力越強,他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決策就越接近“正確”。中國有句古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有時候壹個決策上的失誤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偏差可能會影響人的壹生。

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上行不是壹件短期內就能看到成效的事情,對於個人而言,它需要我們付出全部的時間和精力,而不僅僅是在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內;對於壹個家族而言,想要實現壹代人的階層突破,可能需要花上幾代人的努力。

當妳確定了自己想要上行的目標以後,就可以開始采取行動了。

蔡叔從時間、社交、影響力、賺錢、投資、驅動等六個方面對上行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中給我最大觸動的當屬“時間”這部分。作為壹個拖延癌晚期,我在讀這壹章節時,真的感覺自己分分鐘被戳成了窟窿。

我們都知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是誰,他的壹天都只有24個小時。有句話說:“時間看得見。”壹個人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裏,最後會決定他成為什麽樣的人。

蔡叔在書中寫道:“時間是超越的最大秘訣。”那麽,如何利用好這種生產資料,在上行之路上超越他人呢?

有三種方式可以幫助我提高上行的有效時間,分別是:

第壹種不難理解,既然時間的總量是恒定的,那我們就只能在時間的分配上做文章,花在學習和賺錢的時間上多了,花在休閑和娛樂上的時間自然就會減少;

第二種其實說的是要合理安排時間,把壹天中最完整的大塊時間用來處理最重要的任務,而那些零散的小任務可以見縫插針地處理;

第三種方式的本質其實是保證自己時間的利用率,減少外界的幹擾,才能保證自己的心流時間。

蔡叔在書中還提到了壹個關於時間的“馬太分配”,意思是:

這也有點類似於“二八定律”,即前期20%的工作可能就需要占用80%的時間投入。但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前期只投入了壹點點時間就期待看到成果,壹旦沒有成果,就很容易放棄了。

對於“拖延癥”要怎麽優化呢?蔡叔給出的方法也很簡單—— 讓拖延順其自然 。仔細想想,還挺有道理。既然妳會拖延,那說明事情本身並沒有那麽重要。等拖延到不得不開始的時候,反而能提高效率,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難怪大家都說“deadline是第壹生產力”。

在其他幾個方面,蔡叔的壹些觀點也讓我醍醐灌頂,比如:

古人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妳不努力上行,那就只能順流而下。

如果說階層的流動有壹個通道,那這個通道必定是雙向的,有人上行,就必然有人下滑。就算我們身邊看不到成功上行的人,但下滑的通道可是壹直敞開著。否則,普通如妳我,又何必嘴上嚷嚷著“躺平”心裏卻始終繃著壹根弦呢?

所以說,任何事情,只有那些沒有堅持去做的人才會說“不可能”。真正想要“上行”的人,早已開始埋頭努力向前。

那麽,對於普通人而言,如何才能抓住上行的機遇,成功實現人生的突圍呢?我想,讀完《上行》,妳我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