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5438+10月10,友邦保險因多款長期健康險產品報備的費率浮動管理措施,違反長期健康險不得實行費率浮動的監管規定,被保監會點名。在此之前,友邦因“代理人欺騙投保人”被保監會罰款,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有很多門道。2019之前,友邦的重疾險被詬病為“連小病都要分組”。
價格“貴”?
友邦保險集團歷史悠久,起源於美國。曾是美國國際集團(AIG)的全資子公司,後被AIG出售,成為獨立運營實體。2010,友邦保險在港交所上市,發展迅速,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不斷擴張,在滬、粵、深、京、蘇等地都有分公司。友邦保險集團是亞太地區主要的壽險集團,覆蓋亞太地區65,438+08個市場,業務超過3,200萬。
Investor.com研究員了解到,香港、Mainland China和臺灣省的友邦保險公司都屬於友邦保險集團,是友邦保險集團的不同子公司。由於經濟環境和投資渠道不同,其保險產品和監管部門也有很大不同。換句話說,友邦保險和友邦中國實際上是獨立運營的不同實體。有知情人士告訴Investor.com研究員,很多在廣州買友邦的客戶,因為公司名稱沒有太大區別,加上銷售人員的誇大宣傳,誤以為是在香港買友邦。事實上,香港保險產品的保費、保單價值、產品類型都與內地不同,而且由於內地受銀監會監管,在監管要求上也有壹些差異。
中國友邦保險銷售人員告訴Investor.com記者,赴港買保險的熱潮已經被沖淡。隨著監管越來越明確,外匯管制已經收緊。在友邦香港購買後,理賠的錢無法壹次性帶回國內,也給理賠帶來了壹定的困難。根據EAA披露的數據,2018前三季度內地遊客帶來的新保單保費為3410億港元,同比下降15.8%。
在眾多外資保險公司中,友邦保險優勢明顯,歷史悠久,無需過於擔心償付能力。保險代理人普遍受過高等教育,這總是令人放心的。說到友邦,大多數人的第壹反應是“貴”,第二反應是“銷售人員學歷高”。在對比了友邦保險和規模相近的國有保險公司的同類型產品後,Investor.com發現相同保額的保單保費相對較高。在友邦的重疾保險中,繳費時間可以是10年、19年、25年和19年。比如友邦保險的“友邦全友至真終極萬能險計劃”,成年人從30歲起就可以購買,保額30萬,繳費年限19,所以每年繳費15240元。該計劃包括五種保險,分別是重疾保險、D重疾保險、惡性腫瘤疾病保險和惡性腫瘤保險。對比同類產品平安福2019,國有保險龍頭平安保險,繳費年限20年,年保費13923元。
索賠“隱患”
知情人士告訴《投資者報》。com了解到,在投保過程中,出於最大誠信原則,現在投保前的健康調查都是以健康告知的形式。也就是說,在投保重疾險時,不需要體檢。消費者只需要詢問是否有相關疾病,就可以確認是否生過病。“但其實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是和妳的醫保卡長期掛鉤的。只要不報病,理賠的時候就可以騙。”
Investor.com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都表示,“不建議消費者在投保前和投保後進行體檢”,因為“這將增加他們的患病記錄,並導致無效票據”。那麽,如果消費者有“高血壓”等相關指標,投保時就會忘記這個問題。因為投保前不能自己檢查,投保後發現相關問題被拒。這種情況會增加無效保單嗎?對此,研究員003010詢問了從業人員,從業人員表示,如果案件中只有壹小部分指標超標,就不屬於“帶病惡意投保”,保險公司會順利理賠。
大部分保險公司在營銷渠道上采取多元化銷售,比如通過銀行、互聯網進行保險。Investor.com研究員了解到,目前友邦保險並沒有大力發展電話銷售渠道,大部分是線下業務員,壹些常規意外險在淘寶等平臺銷售。個人壽險在友邦中國業務收入中占比最高。此外,其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也有所增長。友邦中國2017年年報顯示,退保金較2016年有所增長,主要是個人健康保險和個人年金退保增加,員工費用大幅增加。2017年度職工薪酬福利支出1045438+000萬元,2016年度為8.78億元。傭金支出也從2065,438+06的33554.38+億增加到40.97億,短期薪酬大幅減少。其他業務成本中,其他費用比2016年高壹倍,其他綜合收益從176億大幅減少到15146千。至於人員成本的大幅增加是否意味著友邦保險對業務員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研究員投資者網向友邦保險中國發出了研究函。截至發稿,(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問答:友邦好還是平安好?“總的來說,友邦成立比平安早,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平安在《財富》世界500強中的排名比友邦高,註冊資本比友邦多。不難看出,平安的資金實力強於友邦。”: 1.人類社會從壹開始就面臨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擾。古代人在與自然鬥爭的過程中,想出了應對災害和事故的保險思想和獨創的保險方法。公元前2500年左右,巴比倫王命令僧侶、法官和村長收稅作為救火經費。古埃及的泥瓦匠成立喪葬互助組織,通過繳納會費來解決籌集安葬資金的問題。羅馬帝國的士兵組織以集資的形式為陣亡士兵的遺屬提供生活費,並逐漸形成了保險制度。隨著貿易的發展,大約在公元前1792年,是巴比倫第六任國王漢謨拉比的時代,商業繁榮。為了幫助商業和保護賠償損失的騾馬和商隊的貨物,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 * *應分擔損失的賠償。2.公元前916年,在地中海的羅德島,國王為了保證海上貿易的正常進行,制定了《羅得西亞海商法》,規定某壹個船主所遭受的損失由受益人分擔,受益人包括船主和該船的所有托運人。這就是海上保險的起源。3.公元前260年至公元前146年的布匿戰爭期間,為了解決軍事運輸問題,古羅馬人收取商人費用的24-36%作為備用金,以補償貨物的損失,這就是海上保險的起源。4.公元前133年,古羅馬建立的Recchia (* * *經濟組織)向加入組織的人征收了100盎司和壹瓶清酒。另外每個月收取5分錢,積累成公積金,用於喪葬補貼。這就是人壽保險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