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人們特別在意壹個星期、壹個月、壹年的波動,而忽略三年、五 年、十年的巨變。但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真正贏得大勝,賺到“大錢”。
那些影響妳人生的大事,不論是財富積累,還是能力增長,都遵循“指數級增長”的規律。指數級增長有兩個特性:
第壹,在爆發增長前,要挺過緩慢的“爬坡期”。度過了“爬坡期”,才能迎來質變。
第二,增長速度的細微差別,在短期內影響不大,長期才會產生 天壤之別。只要妳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時間就是妳的朋友,它施展出神奇的 魔法。
投資很簡單,但並不容易。
?“簡單”意味著,關於投資的知識,只要智商達到平均水平,就能學會。“不容易”意味著,要做好投資,就需要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
只有穿越短期的迷霧,看清長期價值所在,才能成為聰明的投資者。
短期來看,股市是投票機; 長期來看,股市是稱重機。把時間尺度拉長,
聰明的投資者不斷修煉理性與耐心,專註於“基本面”,這樣就 能以不變應萬變。“基本面”?它就是支持資產不斷增值最底層的動力,是 我們投資的核心邏輯。
指數基金的基本面就是蓬勃向上的國家和贏利不斷提升的優秀公司組合。?
房地產的基本面,就是“經濟增長+城市化進程+通貨膨脹的總和”。
把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且容易理解的備選項目內,我們接 觸過的項目很多,除非我們特別看好,否則就會把它歸為“太難” 的選項。如果妳確有能力,妳就會非常清楚妳能力圈的邊界。若妳問起,那就意味著妳已在圈外。
智者特別謙遜,不是因為假裝謙虛,而是因為他們見識過浩 瀚的世界,深知自己的渺小。
在投資時,要時刻關註“能力圈”。因為妳是在拿著金錢下註。 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錢都是辛苦工作掙來的。
在財富的世界裏,我們每走壹步,都要慎重。
普通人只要把保險、基金、房產這三個方面的知識掌握好,就足夠取得不錯的收益。
如果妳想在這個世界裏不斷進階,變得更專業,建議妳多讀投資 大師的書,全方位無死角地向他們學習。
向巴菲特學習,他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悟出了價值投資的道理, 然後用壹生的時間去踐行。
向查理·芒格學習,他被稱作世界上最智慧的人,他不僅是投資 家,更是卓越的思想者。 他強調要建立“多元思考模型”,只有這樣才能摒除思維謬誤, 更好地發現財富和人生的真相。
想得到妳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妳自己配得上他。
向雷·達裏奧學習,他掌管著當今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讀他的 《原則》,妳會明白,投資是壹個不斷更新自我、求真求實的過程。
向霍華德·馬克斯學習,在《周期》壹書中,他深刻地闡述了經 濟周期、企業經營周期、信貸周期、投資人情緒周期的觀點。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周期循環,人們總在恐懼和貪婪中來回搖 擺。理解周期、掌握周期,將幫助妳獲得更卓越的投資回報。
向鄧普頓學習,他創辦了鄧普頓基金集團。《福布斯》雜誌稱他 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壹”。他有壹套獨特的哲學貫穿到投資、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套哲學非 常簡單,只有兩步:壹是,挑選便宜貨,資產的價格要比價值低很 多,最好能低80%;二是,在別人悲觀時出手,這也是他被稱作“逆 向”投資者的原因。
在《鄧普頓教妳逆向投資》中,有壹句非常著名的話: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興奮中死亡。最悲觀的時刻正是買進的最佳時機,最樂觀的時刻正是賣出的最佳時機。
小步嘗試,知行合壹:
參與到市場中,感受市場的“水溫”。親身參與後,就會體會到市場高漲時害怕踏空的焦灼,也會 感受到熊市降臨時試圖清倉的恐懼。
財不入急門。投資新手在開始試水理財時,千 萬別著急,先拿小筆資金投入,等到積累了經驗,增長了認知時,才適合大筆資金投入。